 |
 |
知中 10 以侠之名
罗威尔 主编
|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2017年10月 |
コード:431549 204p 27cm ISBN/ISSN 9787508678429 |
|
|
|
入手不可
海外の出版社より品切れの通知があったものです。ご注文を承ることができません。
|
|
|
|
|
【SAMPLE】 *クリックすると別ウィンドウで拡大表示します。 

>>> その他のサンプルを見る (PDF 8.6MB)
东方的侠义精神,经常被拿来与西方的英雄主义相比较。所以这本《以侠之名》特集,在开篇便介绍了东西方文化中四种典型的尚武人格——侠、武士、骑士以及牛仔。 但“侠”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它更像是对具有某种精神特征的人群的概括。什么是侠?他们可以执剑三尺快意恩仇,斩尽天下不平事;可以策马踏歌,渔樵江渚,惯看秋月春风;也可以为国为民,重诺轻生,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卿。
在中国,侠被文人赋予了许多浪漫想象。有人说,侠与圣本质相同,他们进可列班朝堂,退可浪迹江湖。这种意象在历史中被不断塑造,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种理想。当代人对侠的印象,则多来自于虚构文学与影视作品。侠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那些盛世潜、乱世出的英雄身上,也同样存在于每个人希望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时刻。人人皆可为侠。
目录: 中国侠文化发展史 中国历代著名侠客人物谱 知中《以侠之名》特集·言论 东西方文化中体现尚武精神的理想人格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 人在江湖 侠之精神与行事准则:关于侠的九个关键字 侠客之祖:墨子与墨侠 制造儒侠:文化记忆之一种 《史记·游侠列传》:司马迁对侠的定义 名不虚立,士不虚附:传奇侠客的历史典故 女侠: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游侠与刺客的区别 侠之没落,盗之儒化:侠文化的反面产物 屈服及衰亡史:法律阴影下的侠 从李白看古代士人的理想人生 别册:李白足迹 古诗文中的侠文化:一箫一剑平生意 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发展 新派武侠金古梁 中国武侠电影:不断激活,不断创造 陈勋奇:我的尚武精神支持我从谷底起步, 继续迈向目标! “二次元”世界中的侠与武林 郑健和:我塑造每个角色,都会以“侠义”为基本 装束复原:他们是中国古代真正的武士 游侠的日常生活 剑:侠所带兵,百器之君 中国古代侠的武功 胡小军:古法铸剑,以侠之名 参考文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