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信仰与利益之网:僧侣、海商与中日交流(839-1403) 精装
李怡文 著 冯立君 傅亭瑄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年01月
コード:507658   220p  22cm ISBN/ISSN 9787301357651
 
価格 5,720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从公元839年最后一次日本遣唐使归国,到1403年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与明朝正式恢复官方朝贡贸易,中日两国官方外交缺失了近六个世纪。在此期间,两国之间并非完全没有接触,随着佛教僧人和商人在东亚海上建立联系,一个充满活力的中日贸易网络蓬勃发展。通过对多种资料的仔细研究,包括诗歌、信件、图像、物品以及考古发现,本书呈现了东亚海上生动而动态的画面,展示了海商与僧侣这两个群体如何利用彼此的资源并密切合作,共同促进贸易网络与宗教网络的融合,联合构建了中日之间“宗教-贸易”交流网络,以及这个贸易网络如何在朝贡体系的框架之外运作,同时通过对佛教文献记载的新的诠释,为佛教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

中文版序
图表目录
致谢
地图
第一章 导言:东亚佛教贸易网
物质文化与佛教寺院经济
通过宗教网络进行贸易
僧侣、海商与世俗当权者
关于中日海上贸易的原始资料
本书章节安排
第二章 取代朝贡关系:僧侣与海商的互惠合作(839—900)
获取佛教法器的非官方网络:圆仁在唐帝国的求法之旅
对佛法的持续寻求:圆珍的唐朝之旅
圆珍和他的海商网络
为经济利益服务的佛教联系:蔡辅的诗作
为贸易建立佛教联系:徐氏兄弟的书信
小结
第三章 岂止为佛法:作为中日桥梁的巡礼僧(900—1100)
向新时期的过渡:奝然给宋太宗的信
联结朝廷和海商:寂照
对于非官方网络的相互认同:成寻和宋神宗
小结
第四章 建立贸易基地:博多的“唐房”(1100—1200)
太宰府的衰落与“唐房”的崛起
“唐房”的居民:他们的贸易组织和宗教信仰
中国海商与禅宗传入日本
小结
第五章 传递货物与信仰:宗教网络的经济特权(1200—1270)
木材、中日贸易与宋代社会
佛门师徒,供养人和委托人
承载贸易使命的板渡
宗教声望、皇室赞助和商业利益
建立寺院,构建海外网络
小结
第六章 寺社造营料唐船:蒙古帝国与日本列岛的贸易(1270—1368)
蒙古袭来及其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贸易远航中的寺院:来自新安沉船的证据
商业利润与佛法传承:建长寺船
镰仓:追求唐物,加入网络
重启与中国的贸易:天龙寺船
小结
第七章 恢复朝贡关系与宗教 - 商业网络的余波(1368—1403)
明朝开国皇帝治下的中日关系
重建朝贡关系:永乐皇帝与足利义满
宗教 - 商业网络的物质性,839—1403年
结语:宗教 - 商业网络及其持久影响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