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弘愿:北朝佛教与经学交涉研究
/日新文库
精装
陈超
|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2024年08月 |
コード:504612 447p 23cm ISBN/ISSN 9787100243667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北朝佛教与经学交涉研究》一书通过交互使用“场域”与“语境”理论,以“场域”取代“背景”,考察了北朝经学与佛教在历史现实中真实的力量对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北朝佛教的历史成就,明确佛教在中国转化的方向、致思理路与表达方式上受到的实际限制。作者通过重新审视北朝三教存废论辩、征辟沙门、太后出家、僧众反思“修多罗”译名、重构佛教典籍整理方式等现象背后的经学内涵,试图还原经学在北朝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真实影响。在阐明佛教中国转化相关历史经验的同时,揭示了经学在古典时代思想、知识、政治等领域隐微而又深刻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佛教与经学交涉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经典·教化·人伦:北朝佛教与经学语境的遭遇 第二章 “佛典称经”与“训经为常”:北朝佛教的反思与接受 第一节 “经同尊称”与“佛典称经” 第二节 十六国至北朝中期佛教对“训经为常”的接受与反思 第三节 北朝晚期隋初佛教对“训经为常”的贬抑与再接受 小结 第三章 以经为本:北朝佛教对经学知识整理意识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经学“通经”传统对佛教知识整理的刺激 第二节 北朝佛教知识整理的“经本位”取向 第三节 北朝佛教知识整理传统的生成 小结 第四章 北朝佛教“设教”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 道·教·俗:“教化”论域中佛道辩论的焦点 第二节 道、俗相离:对《夷夏论》教俗观的两种误解 第三节 灭俗反真:对佛教教化观异质性的强调 小结 第五章 从“夷夏”到“形神”:北朝佛教对经学设教原则的继承 第一节 以“形神两异”代“夷夏之别”:北周道安对佛教教化“脱语境”能力的论证 第二节 九流同属儒宗:北周道安解构道家存在必要性的经学理据 第三节 “文质”与“末法”:净影慧远回应周武灭佛的两条思路 小结 第六章 人伦与家国:北朝佛教对经学设教根据的冲击 第一节 “孝治天下”与“家国同构”:孝与家的伦理意义 第二节 化外而臣:王权对“沙门”政治身份的想象 第三节 人伦内外:“出家”对人伦秩序的松动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录一 道宠经学授受献疑 附录二 古典教化现代格义方案反思浪潮中的佛教声音——读圣凯《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方法论》杂感 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推荐意见一 专家推荐意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