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丝从东方来:隋唐洛阳城东运河两岸的胡人部落与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张成渝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年:2023年01月
コード:487240   397p   ISBN/ISSN 9787501078615
 
価格 20,900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書は、隋唐時期シルクロードの「シルク」の出発地点に関する研究書。先秦以来の国内の交通・交易、およびシルク生産状況の変遷について整理したのち、北魏以降の洛陽南部に設けられた「四夷館」(中華域外より来訪したひとびとの迎賓施設)の役割に着目。その流れを汲んで伊洛河沿岸に形成された崇義郷・感徳郷という二箇所の胡人集落が、水運の発展でシルクの集積地となり、絹製品がシルクロードへと送り出されていった経緯を、考古学的手法も交えた人文地理学のアプローチによって論証し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世界资源置换需求视域下东方丝绸产业的文化学梳理
(一)考古人类学视域下中国早期蚕丝遗物的时空分布
1.商殷时代的丝绸业
2.西周时期的丝绸业
(二)先秦、两汉时代汉地丝绸产品的出土分布
1.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绸遗存
2.两汉时期的丝绸遗存
(三)中古时代汉地丝绸产品的生态状况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遗迹
2.隋唐时期的丝绸遗迹
(四)西域出土文物与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1.域外出土丝绸辑绎
2.国内西陲出土丝绸辑绎
(五)小结
第二章 上古时代东西方社会往来的回溯
(一)仰韶文化以来出土文物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良渚文化遗址的文明启示
(三)殷墟藏玉与东西方社会的人际往来
(四)周穆王西游:东方国家西域意识的确立
(五)小结
第三章 两汉以降中原交通西域的历史景貌
(一)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一个中西社会往来的新时代
(二)公主和番,沟通汉胡民族交往与血缘融合的国家运筹
(三)长城、烽燧、屯田、司禾,两汉经营西域交通的建设性构思
(四)文物遗迹视域下的两汉中外社会往来
(五)西域异物及杂艺、教团的东来,是中外物质和精神领域资源沟通的必然
(六)文献记事视域下汉晋丝路人际的典型画卷
1.在这些人类生存资源的传输流量中,以“衣食生计”为主体的物质交换,毫无疑问占有着绝对优先的人际份额
2.佛法东来及国家文教的西传,揭开了东西方世界意识形态相与融合的时代
(七)小结:汉晋时期中外社会往来的高涨起因于东西方资源流转的扩大
第四章 北魏洛阳城南“四夷馆”的文化人类学启迪
(一)文献视域下一个马上民族对中外资源赋存的国家取向
(二)历史文化遗存与北魏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三)内典纪事与北魏中外佛教之往来
(四)小结
第五章 杨隋时代中外经济交往对丝路构建的国家突破——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对东都财赋价值的开发
(一)中国早期漕运之回溯
(二)一项贯通中国南北而汇织东都的大运河,开启了东西方丝绸贸易的新时代
(三)从河西走廊到东都,络绎不绝的招徕胡人的“国家”集市,形成了一道靓丽于东方的人文风景线
(四)历史文献与隋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五)考古遗迹所反映的隋代中外文化交流
(六)隋代中西交通史上一个典型案例的研究
(七)小结
第六章 唐代洛阳地区胡人部落的人文地理学分布,印证了大运河输丝贸易国家职能的确立
(一)文献纪事和文物遗产的历史信息,折射了唐代中外人际往来及文化交流的高涨
1.汉籍文献中的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料
2.洛阳文物遗迹与中亚文化东渐中原的互证
(二)阿罗憾墓地:一位大唐帝国请迎而来的波斯贵族与东都胡人的政治建树
(三)伊水之畔的安菩萨墓葬:唐代“六胡州大首领”墓地选择的人文背景
(四)洛都城东两处胡人侨乡的设立,体现了唐廷对漕河两岸胡人聚落的国家认可
(五)定鼎门遗址内的晚唐密集驼印,揭示了东都胡人商贩的逶迤喧嚷、鹘飞云集
1.东都胡人信教社团在伊洛河两岸的集聚
2.洛阳文物视域下的东都胡人生活形态
3.诗文叙事里的东都胡人生活形态
4.洛阳宗教遗迹视域下东来胡人的信仰世界
(六)丝绸贸易的高涨,刺激了封建国家对洛都城东漕运管理的升级
(七)文化遗产中的人事回顾:洛阳出土历代胡人史料集锦
(八)小结
第七章 “资源分配律”是我们认识、解析人类生计取向的学理依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