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发端与拓展:北京大学政治学(1899-1929)
金安平 李硕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07月
コード:451301   480p  24cm ISBN/ISSN 9787301305430
 
価格 5,720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金安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百年政治学科和学术的起源、演变与发展研究”及其成果《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发端与拓展:北京大学政治学(1899—1929)》,是从近代中国政治学的源头追溯人手,破解尘封的故旧典籍,对于近代中国政治学科前尘往事的探幽发微和寻踪觅迹,钩索远逝的文脉沉隐,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学科源流纵横的严谨梳理和条分缕析。作品展示了近代中国政治学术初生问世的苍凉境况,分析了近代中国政治学科确立过程的内在逻辑,揭示了近代中国政治学人拯救民族危机、图求民族复兴和营造现代国家的拳拳初心。透过作品缜密清晰独到的全景式描述和论述,可以窥见百廿中国政治学的诞生缘由和初生样态。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政治学缘何在此发端
一、京师大学堂的双重身份及背景
(一)填补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的机构空白
(二)补救新式学堂兴起后凸显的旧体制缺陷
(三)破解戊戌维新背后的官制改革难题
二、京师大学堂双重身份的优势与困境
(一)行政权力地位带来的资源优势
(二)双重角色在发展中的困扰
三、京师大学堂地位的嬗变为接纳现代学科创造了条件
(一)京师大学堂与全国教育管理权力的日渐分离
(二)学部成立与京师大学堂“最高学府”的重新定位
(三)“去行政化”后京师大学堂近代化的加速

第二章 政治学专业设置从筹划到启动:京师大学堂的三个章程
一、《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与仕学院
(一)第一个章程的两个版本与仕学院的出现
(二)仕学院时期的“政治学”课程设计
(三)政治专门讲堂:北京大学政治学最早的学科和学系渊源
二、《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与速成科
(一)《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二)速成科时期政治学科建设的尝试
(三)进士馆的增设与“从政之选”的办学取向
三、《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的预备科与“政法科—政治学门”的设计
(一)预备科不单设政治学相关课程的考虑
(二)“政法科”与“政治学门”在分科大学规划中的出现

第三章 从政治学门到政治学系:中国现代政治学学科与学系的建立
一、分科大学理想的实现
二、教育改革与废门改系(1919)
三、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架构(1912—1929)
(一)管理结构
(二)教员结构
(三)课程结构
四、民国初年政治学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
(一)1913—1929年政治学系毕业生规模
(二)毕业生职业生涯分析

第四章 政治学“知识资源”向“学术资源”的转变
一、中国政治学知识的早期积累
(一)晚清国外政治学著述在中国的译介
(二)清末有关政治学的本土书籍的出现
二、北京大学政治学学术共同体的初步形成
(一)以政治学系教授会为核心的专家学者团队
(二)以学术性研究社团为平台的研究力量
(三)以刊物聚集起的学术同人
(四)以研究高深学问为目标的法科研究所
三、北京大学早期政治学学术的建立与发展
(一)教师的学术成果
(二)学生的学术表现
四、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代表性的学者及学术贡献
(一)张慰慈的国家学说与市政理论
(二)陈启修的新政治学与公共财政研究
(三)高一涵的政治思想史研究
(四)周鲠生的外交理论与国际法研究

第五章 北京大学与政治学在全国的扩展
一、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政治学的交相辉映: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
(一)两校课程设置的异同
(二)两校的交流和资源共享
二、燕京大学政治学系的建立发展
(一)燕京大学历任政治学系主任
(二)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与燕大政治学系的交流
三、全国范围政治学专业和学系的建立与北京大学的影响
(一)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师的南下和流动
(二)原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师直接任教各地大学
(三)通过学术著作和教材呈现的北大影响
尾声
附录
附录1:京师大学堂仕学馆、进士馆与分科大学教习简介(1898—1911)
附录2:京师大学堂仕学馆、进士馆学生简介
附录3:北京大学法科政治学系任课教员简介(1912—1929)
附录4: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历届毕业生简介(1913—1929)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