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戲曲學(一) /國學大叢書
曾永義
出版社: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16年03月
コード:415338   755p  24cm ISBN/ISSN 9789571461366
 
価格 9,350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曾永義教授《戲曲學》含十二論:導論、資料論、劇場論、題材關目論、腳色論、結構論、語言論、藝術論、批評論、要籍述論、歌樂論、史論。前七論合為第一冊。藝術、批評、要籍三論合為第二冊。史論、歌樂論分別為第三冊、第四冊。
本書第一冊含七論子題十六:或論述兩岸戲曲在今日因應之道,文獻文物田調訪問觀賞五種戲曲研究資料必須兼顧;宋元瓦舍勾欄之樂戶歌妓與書會才人實為促成戲曲大戲之兩大推手;廣場踏謠、野臺高歌、氍毹宴賞、宮廷慶賀與勾欄獻藝五種戲曲劇場類型,各有質性;腳色名目根源市井口語,其符號化由於形近省文與音同音近之訛變;戲曲外在結構為其體製規律,內在結構為其排場類型;南北曲之語言質性風格頗不相同。
即此已可概見著者《戲曲學》突出時人之觀念與見解實多。

目錄:
壹、導論
一、戲曲發展簡說
(一)戲曲的民族、戲曲的國家
(二)戲曲小戲的質性
(三)戲曲大戲的質性和藝術地位
(四)戲曲躋入學術發為顯學
二、「戲曲學」之建構
三、兩岸戲曲在今日因應之道
緒言
(一)宜保存並發揚之傳統美質
(二)具有意義但可修正變異的質性
(三)已不適應時代宜祛除或改良的質性
(四)其他應注意的兩條基本原則
小結
貳、資料論
一、論說「戲曲資料」之五種類型
引言
(一)文獻資料
(二)考古文物資料
(三)田野調查與訪問資料
(四)戲曲觀賞評論資料
餘論
二、論說戲曲文獻資料之解讀
前言
(一)杜仁傑〈莊家不識勾欄〉的解讀
(二)有關崑山腔、海鹽腔資料的解讀
(三)北曲雜劇淵源資料之解讀
餘論
參、劇場論
前言
一、中國歷代劇場概述
二、戲曲劇場的四種類型
(一)廣場踏謠
(二)高臺悲歌
(三)氍毹宴賞
(四)宮中慶賀
三、戲曲劇場的典型:勾欄獻藝
結語
肆、題材關目論
前言
一、地方小戲劇目之題材內容特色
(一)婚姻戀愛類
(二)家庭生活類
(三)農村生活類
(四)史事神怪公案類
(五)張紫晨歸納的十三個類型
二、元人北曲雜劇劇目之題材內容
(一)元人北曲雜劇劇目之著錄
(二)元人北曲雜劇劇目之題材類別
1. 歷史劇
2. 社會劇
3. 家庭劇
4. 戀愛劇
5. 風情劇
6. 仕隱劇
7. 道釋劇
8. 神怪劇
(三)元人北曲雜劇劇目之題材內容特色
三、宋元南曲戲文劇目之題材內容
(一)宋元南曲戲文之劇目
(二)宋元南曲戲文劇目之題材內容特色
四、明清傳奇雜劇劇目之題材內容
(一)明清傳奇劇目之題材內容特色
(二)明清傳奇雜劇寓教於樂和抒懷寫志的內容思想
(三)十部傳奇九相思
五、地方四大腔系劇目之題材內容
(一)崑山腔系
(二)高腔腔系
(三)梆子腔系
(四)皮黃腔系
(五)京劇
六、戲曲劇目題材可注意的三種現象
(一)跨腔系跨劇種劇目之題材呈現
(二)戲曲劇目本事之「虛」與「實」
(三)歷史人物的戲曲造型
1. 孟姜女與戲曲
2. 關公與戲曲
3. 包公與戲曲
結論
附錄
伍、腳色論
一、戲曲腳色概論
前言
(一)釋「腳色」
(二)各門腳色命名之由及其淵源
1. 生
2. 旦
3. 淨
4. 末
5. 丑
6. 雜(眾)
7. 俗稱
(三)腳色的分化及其與劇藝的結合
1. 生行
2. 旦行
3. 淨行
4. 末行
5. 丑行
6. 雜、眾
(四)一些可注意的現象
(五)餘論──腳色的運用
二、前賢「腳色論」述評
(一)腳色命名的由來
1. 以禽獸名釋腳色
2. 腳色名義顛倒而無實
3. 腳色之名本市語
4. 腳色名義直從其音義求之
5. 從古籍探尋腳色名義之由
(二)腳色的源流
(三)腳色的扮相與技藝
(四)餘言
陸、戲曲結構論
前言
(一)「結構」之名義
(二)明清曲家逕以「結構」論戲曲者
一、前賢之「戲曲外在結構」論
(一)明清曲家
1. 王驥德
2. 李漁
(二)民國戲曲三鉅子
1. 王國維
2. 錢南揚
3. 鄭師因百(騫)
二、筆者之「戲曲外在結構論」
(一)小戲劇種
1. 古代之小戲
2. 近代地方小戲之先驅
3. 近現代之地方小戲
(二)北曲雜劇
1. 四折
2. 四套北曲
3. 題目正名
4. 獨唱、賓白、科諢
5. 腳色
6. 插曲
(三)南曲戲文
1. 體製
2. 格律
3. 套式
4. 唱法
(四)傳奇與南雜劇
1. 傳奇對戲文之質變
2. 南戲北劇體製規律之比較
3. 南雜劇
三、戲曲之「內在結構論」
(一)戲曲內在結構之奠基: 「關目情節」到「章法布局」
1. 以「關目」、「情節」、「情節關目」論述者
2. 以「章法」、「布局」、「局段」論述者
(二)戲曲「內在結構論」之完成:「排場」觀念 和理論之建立
1. 清代以前所見之「排場」
2. 民國許、王、吳三家之「排場說」
3. 張師清徽(1912-1997)之「傳奇分場說」
四、筆者對「排場」理論之運用
(一)元雜劇之「排場」
(二)明清傳奇之「排場」
(三)京劇之「排場」
結論:戲曲內外結構之互動
一、北曲雜劇
二、南雜劇
三、傳奇
柒、戲曲語言論
引言
一、語言之字詞句式
(一)字音
1. 字音之內在要素
2. 字音之聲調及其組合
3. 字音之韻及其韻協布置
(二)複詞
1. 複詞之結構
2. 複詞的聲調結構
(三)句式
1. 音節形式
2. 意義形式
3. 對偶
二、戲曲語言格式變化的因素
(一)襯字
(二)增字
(三)增句與滾白、滾唱
(四)夾白、減字、減句、犯調
三、戲曲語言格式的錯誤示範:曲譜的又一體
(一)其誤於句式所產生的「又一體」
(二)其誤於正襯所產生的「又一體」
(三)因增減字所產生的「又一體」
(四)其「攤破」所產生的「又一體」
(五)其他因素所產生的「又一體」
四、戲曲語言與戲曲評論
(一)周王李顧四家之戲曲語言論
(二)曲家論戲曲語言之術語
五、南北戲曲語言之特色
小引:南北曲之異同
(一)北曲以「莽爽之氣」而「豪辣灝爛」為本色
1. 成語的引用
2. 疊字的繁富
3. 狀詞的奇絕
4. 經史詩詞的引用
(二)南曲以「姿韻婉媚」而「清新韶秀」為天然
結論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