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结社史 上、下
/中华典籍与国家文明研究丛书
精装
李玉栓
|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5月 |
コード:514552 603p 22cm ISBN/ISSN 9787573216434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史》系迄今为止第一部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专题通史,旨在系统梳理整个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发展历程,对文人结社的萌芽、形成、发展成熟、繁荣、流变及其现代转型等各个历史阶段进行细致描述和阐释,以期勾画出汉魏至清末民初约两千年的文人结社的演进轨迹。全书总体框架分为绪论、正文、余论、附录四个部分。绪论是对文人结社的本体进行学理性探析,包括结社的定义、形态与类型,结社与群、会、团、党等的区别与联系,文人结社的界定,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要素等。正文按照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发展阶段设为五章,第一章为汉魏两晋的萌芽期,第二章为隋唐的形成期,第三章为宋元的发展成熟期,第四章为明代的繁荣期,第五章为清代的流变期。余论是对道光二十年(1840)至宣统三年(1911)文人会社的状况进行考察,力图揭示出传统文人结社是如何向现代社团转型的。附录是将汉景帝前元元年(前156)至清末帝宣统三年(1911)两千余年间社事时间可以考知的文人结社按年编系,形成一份《中国古代文人结社年表》,既可为正文论述提供支撑,亦可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发展状况。
目录 绪论 一、“社”义考释 二、社与群、会、团、党的辨析 三、结社的定义、形态与类型 四、文人结社的界定 五、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要素 六、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演进历程 第一章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萌芽 一、士的形成 二、文士群体的早期活动 三、文士群体渐具文学性 四、文人集会形成结社雏形 五、士僧共社成为文人结社的先声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形成 一、唱和之风盛行 二、诗会首先名社 三、怡老社团首现 四、佛教社团继续发展 五、科举士子结社初露端倪 第三章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发展 一、民间会社遍布 二、科举制度催生大量会社 三、诗社数量激增 四、怡老社团蓬勃发展 五、佛教社团取得长足进步 六、讲会出现并初步发展 七、文社渐趋成型 八、诗词同社为词社诞生做好准备 第四章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繁荣 第一节 明初文人结社(洪武—永乐) 一、动荡时局中的文人结社 二、明初政策对文人结社的消解 三、结社促进诗歌流派的兴起 第二节 明中期文人结社(洪熙—嘉靖) 一、社事发展的经济基础 二、皇室贵族和馆阁重臣的带动作用 三、怡老结社率先兴盛 四、结社活动与文学流派更迭 五、讲学会社兴起并涌现高潮 六、文社正式形成并初步发展 第三节 明后期文人结社(隆庆—崇祯) 一、文人结社出现鼎盛的社会因素 二、政治会党的发展及其对结社的影响 三、文社极度繁盛 四、结社促使文坛风气激变 五、结社与地域文学的繁荣 六、宗教结社盛行 七、讲学会社时起时伏 八、怡老结社由高潮到衰落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新变 第一节 清初文人结社(顺治—康熙前期) 一、严厉的禁盟政策 二、文人的自我反思 三、乱世中的遗民结社 四、清初的其他文人结社 第二节 清中期文人结社(康熙中后期—嘉庆) 一、不以社名的集会异常盛行 二、诗社再现兴盛 三、女性文人结社勃兴 四、词社初兴 五、清中期的其他文人结社 第三节 清后期文人结社(道光—宣统) 一、词社鼎盛 二、诗社继续发展 三、诗钟社团活跃 四、清后期的其他文人结社 余论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的现代转型 一、转型历程 二、社事概况 三、新变特点 附录 中国古代文人结社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