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与对抗:日本知识人的战时与战败
/历史学堂
王升远
|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5月 |
コード:514550 326p 21cm ISBN/ISSN 9787532798155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是“历史学堂”系列中的一种,是一本讲述日本思想史的专著。作者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王升远,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的文学与历史。本书从战争史中的“个人”这一角度出发,聚焦于二战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个体命运,深入历史的细节,试图在时代境况、政治境况中感知“人的境况”,剖析战时日本知识分子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探问历史与个人的关系。作者在战争史的宏大叙事之外,从底层世界与周边视角,注视那些丰富、具体的生命,倾听那些被主流叙事压抑的悲戚之声,感知渺小的知识分子个体在二战时期这种“极端语境下”看待战争的态度。是逃避、服从、沉默,还是对抗?不同选择导致了个体所承担历史责任的差异。通过对此的考察与反思,也为读者了解二战历史提供了一扇不一样的窗口。
目录 小引 上卷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1938:“非常时期”的一场越境私奔及其文学史余波 奥野信太郎:“精神故乡”的面影 “正直的老鹰”与“卑鄙的鸽子”——日本帝国的毁灭之路 永井荷风的洁癖与复仇——《断肠亭日乘》中的“现代日本”批判与日常抵抗 大佛次郎战败日记中的“神风”与荷风 麦克阿瑟的靴子——“开除公职”处分与尾崎士郎的时局因应 帝国宣传的莫比乌斯环——战时、战后火野苇平的政治悲喜剧 战败日记的“读法”——兼谈有关战争记忆的劳动分工 “叛逆者”的哲学——鹤见俊辅的“方法”论及其思想、政治选择 弱者的抵抗——从宫崎骏的《红猪》到雅斯贝斯的《罪责论》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官魔”与“野魔” 在艰难时世中做个“真正的人”——从吉野源三郎到宫崎骏,再到我们 宫崎骏的终极之问:《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的道德抉择与历史隐喻
下卷 从历史想象东亚:走出“方法”与“特性”的迷思 “内在于中国”和“内在于我的中国”——近代日本如何言说中国 帝国的“颜面”:日本人论的名与实 帝国的幽灵——安德鲁?戈登《现代日本史》之启示 壑声、峰影与“中间地带”——从陈言的《万壑有声》到知识人行动的边界与可能 犹大与总督——如何思考近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150年前的那些粪便——萨义德“东方主义”的东亚射程 日本文学家战争责任研究的六个层面与未竟课题 “跨战争”视野与“战败体验”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 作为“反应装置”的战争和作为“认知装置”的“战后” “同时代集体性心情”:异态时空下的知识人、民众与国家 表述日本的姿态与阅读日本的心态 家史调查、历史记忆与“全历史”写作——中日学者三地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