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修订本)
/亚欧丛书
〔美〕何恩之 〔意〕魏正中 著 王倩 译
|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5月 |
コード:514389 287p 26cm ISBN/ISSN 9787573216052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龟兹古国是丝绸之路北道上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的咽喉要地,约相当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克苏地区。因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古龟兹人曾创造出辉煌的佛教文化,为印度佛教的东传贡献甚巨,也留下来大量的文物古迹。本书即以龟兹佛教寺院为基础,通过考古学调查、发掘,以及艺术史角度的挖掘,试图建构曾经绚烂一时的龟兹佛教文化。本书将石窟及壁画视作当地僧团独特修行方式的再现,目标是复原龟兹境内数处石窟寺院中僧团的生活。本书将石窟视为整体,包括建筑、壁画及现已不存的塑像。所有这些是僧侣们精神生活的创造,是他们特定修行实践的有形展示。与此同时,本书探寻串联龟兹中心柱窟内所有装饰的统一线索,并将其与特定的部派思想联系起来,以阐明龟兹国流行的佛教部派。本书尝试将龟兹作为接受者和转化者来解读龟兹佛教文化,进而指明在中亚,龟兹佛教及其艺术的发展自成体系。
目录 序言 凡例 前言 龟兹的石窟寺院 克孜尔尕哈 森木塞姆 玛扎伯哈 克孜尔 托乎拉克艾肯 温巴什 台台尔 库木吐喇 库木吐喇沟口区 库木吐喇窟群区 龟兹石窟寺院的构成单元 洞窟命名 前室与连通结构 僧房窟 中心柱窟 讲堂窟 大像窟 禅定窟 洞窟组合 龟兹寻幽:考古重建与视觉再现 区段 石窟寺院之间的关系 禅修的视觉语言 不净观:龟兹壁画中与僧侣持戒有关的禅修 中心柱窟装饰的新程序:禅修的无声之语 舍卫城双神变的图像变化:从叙事到符号 舍卫城大神变的“特殊图像”:其在洞窟中的表现、布局及从佛 大像窟中化佛是否为舍卫城大神变的另一种解释 从施演神通到视觉力量:宇宙佛 克孜尔第175窟的佛陀是宇宙佛的另一种表现还是同源的另一形象 禅修产生的神奇地景 视觉语言的起源 奥秘文本与图像表现 龟兹艺术是否为犍陀罗文本与图像的再现 结束语 附录 附图说明 附表说明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