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公议:16-18世纪中国绅士耆老的政治参与
毛亦可
|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5月 |
コード:513668 306p 24cm ISBN/ISSN 9787301361436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明代后期以降,中国各地普遍存在着乡绅、生员、耆老等人通过地方公议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决策的习惯。地方公议或者通过会议的形式展开,由地方官或监察官召集绅士耆老参加,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通过文书程序进行,由绅士耆老向各级官员递交集体联署的文书,向官府反映地方社会的意见。这种“地方公议”,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议题广泛,涉及地方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明清两代的地方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实际影响。本书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地方公议”的历史传统、社会效力、存在的弊端等做出了系统全面的讨论。
目录 序章 地方公议:自治与专制之间的明清社会史论 第一节 明清地方公议的多面相 第二节 近代早期中国中间群体论的再检讨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设计 第一章 地方公议的形成 第一节 地方公议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明代地方公议的合流 第三节 合邑公呈的成立 第二章 地方公议的程序 第一节 地方公议在行政程序中的地位 第二节 晚明乡绅公议的召开程序——以《祁彪佳日记》为例 第三章 地方公议的运用(上)——各类事务 第一节 官员求言 第二节 行政区划的变动第三节人物的评价与奖惩 第四节 鼎革之际的特殊公议 第四章 地方公议的运用(下)——赋役分派 第一节 州县赋税总额的变化 第二节 州县内的摇役分派 第三节 县域内公共事业的款项筹集 第五章 地方公议的弊病与整顿 第一节 17世纪人对地方公议的反思 第二节 18世纪清廷对地方公议的整顿 第三节 雍正、乾隆年间的地方公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