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野下汉语程度副词的演化模式与生成机制研究
张家合
|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5月 |
コード:513043 243p 24cm ISBN/ISSN 9787308256780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本书基于汉语历史文献研究汉语程度副词的生成规律与演变机制,系统归纳汉语程度副词生成演化的路径和模式,并对促发其衍生、发展的动因和机制进行探究与揭示;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将汉语程度副词与现代汉语方言、其他民族语言进行比较,着力开掘汉语程度副词历史演化所体现的共性倾向和类型特征。本书将汉语程度副词置于人类语言变异的语境之中进行观察,将历史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现代外语结合起来,考察程度副词研究的跨语言共性,具有语言类型学的价值。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程度副词的界定 第二节 语言类型学的视角 第三节 汉语程度副词的研究现状 一、形成的时代和过程 二、演变的路径或模式 三、英语强化词的演变研究 四、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五、研究成果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相关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语料来源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语程度副词的生成方式 第一节 语法化 一、语法化概说 二、语法化示例 第二节 词汇化 一、词汇化概说 二、词汇化示例 第三节 构式化 一、构式化概说 二、构式化示例 第三章 汉语程度副词的语义演化路径 一、“穷尽”>程度 二、“超越”>程度 三、“异于一般”>程度 四、“增益”>程度 五、“微小”>程度 六、“询问”>程度 七、“比较”>程度 第四章 汉语程度副词形成的动因与机制 第一节 形成动因 一、语义基础 二、句法环境 第二节 形成机制 一、类推 二、重新分析 三、转喻 四、隐喻 下编 第五章 从指示类别到表达程度 第一节 “这/那/恁+种类量词”的形成过程 一、这/那/恁+样 二、这/那/恁+般 三、这/那/恁+等 第二节 “这/那/恁+种类量词”的使用特征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显著的对话语体特征 第三节 发展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 一、“这/那/恁+种类量词”的词汇化:从短语到词 二、范畴特征的变化:从指示类别到表达程度 三、动因与机制分析 第四节 “这/那/恁+种类量词”的性质 第五节 语言类型学的考察 一、跨语言考察 二、跨方言考察 小结 第六章 从数量结构到表达程度 第一节 程度的数量表达概说 一、数量表达的类型及历时发展与演变 二、高量级数量表达的语义演变路径 小结 第二节 从数量到程度:个案研究 一、“一百个+X”构式 二、“一顿+X”构式 三、“一肚子+X”构式 四、“各种+X”构式 小结 第七章 “甚类词”的历时演变和现代汉语的使用 一、上古时期 二、中古时期 三、近代时期 四、现代时期 五、搭配能力与历时演化 六、现代汉语方言的使用情况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汉语程度副词的生成方式 二、汉语程度副词语义演化的路径 三、汉语程度副词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四、类型学视角下程度副词演化的个案研究 五、研究尚需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