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翻译语“小说”的生成与实践 /采铜文丛
〔新加坡〕关诗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5年04月
コード:512978   310p  23cm ISBN/ISSN 9787108071910
 
価格 5,577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书立足详实的文史资料,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一词,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如何经翻译而置换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从道听途说、难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之意,转译成现代西方的“the novel”之意。书中就晚清以降具代表性的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家梁启超、吕思勉、鲁迅等及其小说理论,抽丝剥茧,分析他们文论中演绎的“小说”概念,如何通过存“形”、保“音”、易“义”这种偷天换日的手法,承载了经东洋传入的西洋小说观念,让“小说”这个汉语词汇,慢慢成为像“文学”“社会”“存在”等的“翻译语”,从而促成了新文学的出现,沿用至今。

目录
绪论
甲部 译转小说概念
第一章 重探“小说现代性”——以吴趼人为个案研究
一 引言
二 吴趼人小说的“传统性”
三 吴趼人小说的“现代性”
四 传统小说的“现代性”
五 以叙事手法探讨小说现代性的困局
六 小结
第二章 移植新小说观念:坪内逍遥与梁启超
一 引言
二 坪内逍遥与梁启超:现代“小说”观念的启蒙者
三 小说的地位
四 小说的归类
五 小说的分类
六 “小说”作为“the novel”的对译语
七 小结
第三章 吕思勉(成之)《小说丛话》对太田善男《文学概论》的吸收——兼论西方小说艺术论在晚清的移植
一 引言
二 吕思勉与太田善男的艺术论
三 小说的两种特质:势力与艺术的对立
四 模仿论以及“写实与理想”的论争
五 文学之美
六 小说作为文学类型
七 小结
第四章 唐“始有意为小说”: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看现代小说(虚构)观念
一 引言
二 小说与小说书
三 唐始有意为小说
四 个人的造作
五 小说为艺术
六 小结
乙部 翻译小说实践
第五章 从林纾看中国翻译观念由晚清到五四的转变——西化、现代化与原著为中心的观念
一 引言
二 晚清的译界
三 对译笔的重视
四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 五四
六 原著为中心观念
七 小结
第六章 现代性与记忆:“五四”对林纾文学翻译的追忆与遗忘
一 引言
二 “五四论述”通过遗忘并压抑对林纾的记忆而来
三 林纾成为新翻译规范建构者的重要记忆
四 林译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西化起源的象征符号
五 林译成为翻译史上的符号
六 小结
第七章 哈葛德少男文学(boy literature)与林纾少年文学(juvenile literature):殖民主义与晚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
一 引言
二 维多利亚时代的哈葛德与晚清的林纾
三 英国的殖民主义与晚清的国族观念
四 维多利亚时代的少年文学与少男冒险文学
五 晚清的少年文学及林纾增译的少年气概
六 林纾对少年身份所产生的焦虑
总结
参考文献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