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
/大学问·明清以来文史研究系列
精装
冯贤亮
|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4月 |
コード:512866 714p 22cm ISBN/ISSN 9787559880277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书稿深入探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长期稳定与繁荣的内在机制。作者结合江南独特的自然条件(河湖密布、灾害频发)与复杂社会结构(士绅、地主、商人等阶层),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水利调控、灾害应对、城市防护及乡约规范等手段,实现对环境变动与社会动荡的有效控制。书稿揭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民间三方力量的协调机制,且民间士绅作用突出的特质,解答了江南赋税重但阶级矛盾不尖锐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书稿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基础上增补修订。
目录 绪论 江南的概念、环境与社会控制研究的界定 一 研究的地域及其概念 二 研究的前提和缘起 三 研究的主旨和内容 四 研究的方法与未来发展 第一章 江南的生态环境及其内发展 一 江南的地形 二 太湖水系构成 三 传统灌溉社会 四 人口增长与土地集中 五 南宋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章 江南行政区划的变迁 一 明代以前的政区沿革 二 明清府县级政区的发展 三 县级以下中心地的发展与繁荣 四 社会发展和政区变迁 第三章 明清时期江南的基层系统 一 基层系统研究内容的确定 二 明代江南地方的层级系统 三 清代的变迁 四 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调整 第四章 明代江南的疆界错壤问题及其影响——以嘉兴府嘉兴、秀水、嘉善三县的争田事件为中心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嘉兴分县及其后果 三 万历九年前后的社会环境和争端的开始 四 政府会勘与民间抗争 五 会勘中有关刑判的社会意义 六 社会矛盾及其政府控制 第五章 明末江南的大灾荒与社会应变——以湖州、嘉兴二府为例 一 明末江南灾害的研究背景 二 大灾及其趋势分析 三 大灾阶段的地方民生 四 地方社会应变对策 第六章 明清江南的水利防护与社会调控——以湖州府的溇港管理为中心 一 江南水利研究的简单回顾 二 明清江南治水的阶段与重点 三 湖州府的溇港管理 四 社会对于溇港管理的诸种调控 五 水利及其社会防护的关键 第七章 晚明江南城市重建及其防护体系的构成——十六世纪倭乱在江南的影响 一 倭乱与城防问题 二 明代倭患及其历史地理背景 三 嘉靖以前江南地区城市群的一般形态 四 嘉靖年间城市重建与防护群的兴起 五 江南城防和社会 第八章 明末清初江南的地方防护与社会——以嘉善县等地的盗匪之乱为中心 一 江南的盗匪问题 二 嘉善诸地的盗匪之乱 三 地方防御和基层治理 四 社会控制的薄弱地带 第九章 明清时期江南的行业生活与互济行为 一 江南行业研究的选择 二 苏州府地区的行业社会保障 三 行业生活与互济 四 江南其他地区行业生活的分析 五 行业生活与政府调控 第十章 明清江南地区的意识形态及其政府控制——围绕佛教寺庙与民间相关习俗信仰 一 相关研究的总结 二 江南的正统寺庙 三 江南的民间信仰 四 江南的葬俗 五 民间思想意识的国家控制 第十一章 结论:区域社会的环境变动及其控制模式 一 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关系 二 明清时期江南环境的变动 三 社会控制形态的若干分析 四 江南地区的社会控制与发展模式 附录一 史料与史学:明清江南研究的几个面向 附录二 从寺庙到乡约局:明清江南的思想教化 附录三 “国家元气”:明清时期的富户阶层论述与地方社会 修订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