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国家形态建构中的儒学因素:以董仲舒思想为中心进行的考察
张宏斌
|
|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4年05月 |
コード:511883 233p 24cm ISBN/ISSN 9787565683800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书稿认为中国早期共同的信仰是维系“万邦”“百姓”一体的核心,由此发掘出天道自然的秩序原则、社会人伦的秩序原则,并进一步衍化成为整个华夏民族的共同生活方式、文化价值信念以及心理积淀。书稿以《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两本典籍为样本,以董仲舒的思想为中心进行考察,主要阐述了秦汉在重新统一天下后,在国家形态的建构过程中,国家政治新秩序的理据来源是于以六经典籍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六经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典籍承载了道统、秩序原则以及价值理想,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是历史文化传统最忠实的继承、发扬者。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一种天下观的两种视角 第一节 《吕氏春秋》的天下构想 一、“为天下长虑,莫如置天子也”——天下一统的历史理据 二、“万物所出,造于太一”——“道”的形而上基础 三、“以无为为纲纪”——“道”的逻辑必然 第二节 《淮南子》的天下观念
第二章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第一节 《春秋》作新王之事——现实一统的理论注脚 第二节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 一、天地之常经——一统的天道基础 二、古今之通谊——一统的历史文化基础
第三章 “道者万世无弊,弊者道之失也”——王道的价值证成 第一节 道之大原出于天——价值的形上基础 一、天地者,万物之本 二、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的天命信仰 第二节 奉天法古——合理的秩序原则 一、反之于天 二、迹之于古 第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国族意识的建构 一、传统解读“独尊儒术”的两个视角 二、文化认同下的“独尊儒术”——建构新的国族意识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