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交融与创新:北魏平城时代研究论集 /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文库 精装
云冈研究院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5年01月
コード:511003   390p  27cm ISBN/ISSN 9787558630972
 
価格 12,408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书由云冈研究院主编,共收录27篇文章,对收录的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第一类首先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融合角度切入,揭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生生不息的内在原因。第二部分文章主要论述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所产生的民族融合。第三部分主要侧重北魏平城时代的对外交流,第四部分偏重云冈石窟所体现出的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在中国古代史上,从夷夏之辨到中华儿女,北魏鲜卑族拓跋部以开放的民族和文化政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是自上而下的,是比较宽泛的、彻底的、深入的。因此北魏王朝能在并不是很长的时间里,留给后世像云冈石窟、魏碑书法等珍贵的文化遗产。北魏平城时代,外来文明已经成为平城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鲜卑文化、汉族文化兼容并蓄,共同造就北魏格外醒目的恢弘气象。

目录
中华民族“凝聚力”考古学研究
刘庆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刘秀娟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试论中国佛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的积极作用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彭丰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汉代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汪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从世俗到宗教:汉魏南北朝大象图像的转型
戴卫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章泽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大同地区辽金墓葬中的民族融合现象研究
刘贵斌 云冈研究院
草原丝绸之路视域下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书写
张景明 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
古代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
杨燕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杨富学 敦煌研究院
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
朱大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民族融合与制度革新——十六国北魏的历史轨迹
李凭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佛教在北朝的弘传及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李书吉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墓志所见北朝的民族融合——以司马金龙家族墓志为线索
张学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关于胡族汉化的实态
川本芳昭 日本九州大学
张雨怡(译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论平城时代“大一统”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
张公达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孙玉梅 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
北魏墓葬动物殉祭习俗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张国文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平城实力的集聚和“云冈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宿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从穹庐到殿堂——漫谈云冈石窟洞窟形制变迁和有关问题
杨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于云冈石窟的《茹茹造像铭记》——兼谈柔然的名号问题
周伟洲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云冈石窟与北魏平城外来文明艺术
张庆捷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试述河西凉州石窟和云冈石窟的关系
秦大树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徐州高僧入主云冈石窟
张焯 云冈研究院
云冈石窟——文化交流融合的瑰宝
李君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云冈石窟造像的鲜卑特色与文化多样性
彭栓红 大同大学文学院
云冈石窟大中型洞窟供养人的意识表达
员小中 云冈研究院
云冈石窟——多民族交流融合的艺术典范
侯瑞 云冈研究院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