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国古代请托犯罪的国家治理研究
/法大文库
孙旭
|
|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5年01月 |
コード:510242 268p 23cm ISBN/ISSN 9787576418859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本书围绕中国古代的请托犯罪与国家治理展开研究,包括绪论、10章内容、结语。请托是以人情为主要交换凭据,通过曲枉法律规章,来自谋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国古代对请托犯罪的治理,非仅立法打击一途,还有事前预防、事中举发等措施。比如历代有为君主都重视从思想意识上教育臣民修身养性、不行请托,要求相关人员、科道官举发请托等。本书在梳理中国古代请托罪立法历程的基础上,对汉、唐、宋、明、清几个主要朝代,特别是明、清的具体治理措施进行了细致总结。中国古代的请托罪立法比较严密,相关的治理措施也比较丰富,但中国古代的请托虽有被遏制之时,却从未被较全面、有效地杜绝过。本书通过揭示皇帝、官员(中央、地方)、民众(包括绅衿)等不同身份者的相关认识,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中国古代请托犯罪治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1.认识上的公、私不分,不认为请托是与公义全然对立的私心私利。2.官员个人的预防措施没有上升为国家统一的制度。3.对举发请托心怀警惕甚至反感。4.执行不力,极少有官员完全按律条严拒、惩处请托者。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请托与其他人情腐败的异同 第二节 请托与贿嘱、贿赂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请托罪法的立法历程 第一节 先秦:请托罪法的萌芽期 第二节 汉至隋:请托罪法的形成期 第三节 唐至清:请托罪法的成熟期 第四节 余论 第二章 汉代的请托与治理 第一节 汉代的察举制与请托 第二节 汉代皇帝对请托的预防 第三节 汉代官员对请托的态度 第三章 唐代的请托与治理 第一节 唐代的科举、干谒与请托 第二节 唐代皇帝对请托的态度 第三节 唐代请托犯罪的特点 第四章 未代的请托与治理 第一节 宋代的请托罪立法 第二节 宋代的谒禁、禁谒 第三节 宋代的内降与请托 第四节 宋代官员对请托的认识与对请托罪法的执行 第五章 明代皇帝对请托的认识与治理 第一节 明代的请托罪立法 第二节 明太祖:“无意”治理而请托自治 第三节 明宜宗:请托治理进人发展阶段 第四节 明英宗、明景帝:请托治理的前后踵袭 第五节 明宪宗:明暗兼具的请托治理者 第六节 明孝宗:请托治理不尽如人意 第七节 明神宗:明代皇帝请托治理的最高水准 第八节 对明代皇帝请托治理的评价 第六章 明代官员对请托的认识与对请托罪法的执行 第一节 认识请托 第二节 惩处请托 第三节 拒而不惩请托 第四节 举发请托 第五节 对请托拒大放小 第六节 对拒惩请托的评价 第七节 对明代官员执行请托罪法的思考 第七章 清代皇帝对请托的认识与治理 第一节 清代的请托罪立法 第二节 顺治帝:更胜一筹的请托治理者 第三节 康熙帝:请托治理步入新境界 第四节 雍正帝:直击人心的请托治理者 第五节 乾隆帝:古代请托治理的集大成者 第六节 嘉庆帝:请托治理既进步又倒退 第七节 对清代皇帝请托治理的评价 第八章 清代官员对请托的认识与对请托罪法的执行 第一节 认识请托的视野更广 第二节 较少依法惩处请托 第三节 致力于拒绝请托 第四节 举发请托仍有不足 第五节 有底线包容请托 第六节 关于拒惩请托的评价 第七节 对清代官员执行请托罪法的思考 第九章 清代京畿地方职官的请托犯罪 第一节 京畿地方职官的概念界定及履职特点 第二节 清廷对京畿地方职官的重视 第三节 清代京畿地方职官请托犯罪的特点 第四节 清代对京畿地方职官请托犯罪的惩处 第十章 明清民众与请托 第一节 明代绅衿对请托的态度 第二节 从明代通俗小说看百姓的请托观念 第三节 清初明遗民对请托的态度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