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李商隐无题诗研究
宋雪伟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5年01月
コード:508691   347p  24cm ISBN/ISSN 9787522742564
 
価格 12,408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作者在充分吸收古今学者研究成果、认真辨析其得失的基础上,使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法,从心理动机、缺失性经验、格式塔理论和“言与意”的关系,对李商隐无题诗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索,包括无题诗的抽象性、抽象情绪、色彩艺术、阻隔情节、整体性结构等。该专著分为正副两编。正编八章,主要从界定、形成、抽象性特征、部分解读观点商榷、色彩艺术、整体性结构、阻隔情节、文化意义八个方面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加以探讨。首先从题目与内容的双重抽象性特征去界定李商隐的无题诗,肯定了刘学锴先生提出的十四首无题诗界定范围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认定出抽象类题目式准无题诗和首句命题式准无题诗的界定标准。作者对之前的批评遗产作了详细的梳理,几乎对历来所有有代表性的观点都作了相应的回应,在主要是破的前提下,将自己的观点鲜明地呈现出来,即不应该再拘泥于寄托说、本事说、党争说等,这些无题诗表达的就是一些不实在的抽象情绪。李商隐无题诗在艺术方面也具有独到的匠心,在色彩上,善于选取适用于情感表达的颜色或色调,各色调组合搭配往往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在结构上,环境布景与细节的组合往往能够起到部分组合大于整体之和的格式塔效果,使得言大于意的抽象性特征更为明显。在意义与情节上,李商隐的无题诗充斥着暗含阻隔式的情节,传达了抒情主体追求美好事物受阻后的伤感失落及执着无悔的情绪。此外,本研究专设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一章,对其影响、流传、文化背景和无题诗本身及流传中所体现的深刻文化意义加以阐释。副编主要以李商隐诸首无题诗为对象,以诗歌为单位,在系统梳理前代文学批评观点的基础之上,对其内容加以逐首详细分析,并提出一些细节上的新观点,如“来是空言”一首中熏香与蜡烛当为主人公熟睡之时便已经处于点燃的状态。此外,为了客观还原李商隐无题诗在其所创作之时的读音情况,本研究特以《广韵》音系为标准,结合王力系统拟音,绘制《李商隐无题诗用字中古音归部拟测表》附于文后,以供参考。《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是一部有所创新的优秀学术著作,对于推动李商隐诗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目录
正编 李商隐无题诗研究
导言
第一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
第一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界定范围
第二节 “无题”中的“阙题”之作
第三节 “无题”中的“误合”之作
第四节 李商隐无题诗界定范围的争议
第五节 李商隐“准无题诗”的界定
第二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形成
第一节 李商隐个性、经历、观念对无题诗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童年缺失性经验对李商隐无题诗风格的促成
第三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抽象性特征
第一节 诗歌的有题、无题及抽象性
第二节 无题诗的意在言外
第三节 李商隐诗歌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第四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色彩艺术
第一节 色彩的环境铺垫
第二节 色彩的组合作用
第三节 色彩的通感作用
第四节 色彩的补偿作用
第五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整体性结构
第一节 无题诗中的“底”与“图”
第二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接近性与连续性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简化性
第六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阻隔”艺术
第一节 贯穿无题诗的“阻隔”
第二节 “阻隔”与“窥视”在无题诗中的表现
第三节 因“离别”而“阻隔”
第七章 李商隐无题诗解读观点辨析——“传奇文说”和“李王婚恋说”商榷
第一节 对无题诗出自传奇文观点的商榷
第二节 无题诗是表现李王婚恋观点商榷
第三节 21世纪无题诗解读观点的文学史意义
第八章 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因旨意朦胧而常被穿凿
第二节 因深入心灵而易于共鸣
第三节 李商隐无题诗的历史地位
副编 李商隐无题诗解读——以抽象情绪为核心
一 无题“八岁偷照镜”
二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
三 无题“白道紫回入暮霞”
四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五 无题“照梁初有情”
六 无题“闻道阊门萼绿华”
七 无题“近知名阿侯”
八 无题“含情春畹晚”
九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十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十一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十二 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
十三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十四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参考书目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