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建设(1949-1978)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丛书
精装
赵鹏
|
|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24年10月 |
コード:508505 387p 25cm ISBN/ISSN 9787211094264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因此,系统总结党领导的政治建设的历史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断改进党的领导的迫切需要。本书通过对1949-1978年这段历史时期我党领导的政治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系统梳理总结出对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提供治国理政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意义的历史经验。主要内容包括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政治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基本政治制度的初步创立、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演变、探索中国自己的政治建设道路等。
目录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思想和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建设理想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局部执政经验 三、《共同纲领》勾勒了新中国政治建设蓝图 第二章 基本政治制度的初步创立 一、新政治秩序的建立和政治稳定的实现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建设实践 三、全国执政条件下政治运行机制的雏形 第三章 过渡时期政治建设的演变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对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四、党政一体的政治体制的确立 第四章 探索中国自己的政治建设道路 一、苏联因素对中国政治建设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良好开端 三、党的八大关于政治建设的若干新思路 四、反右派斗争与政治建设探索的曲折发展 第五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政治实施 一、“大跃进”的发动对政治建设的冲击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公社体制 三、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发展对政治建设的影响 四、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实施 第六章 政治建设的调整和反复 一、经济调整时期政治建设的纠错和进步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视野下的政治发展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政治运行 四、思想文化领域的政治批判 第七章 “大破大立”的政治“革命” 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年以来政治上层建筑的全盘否定 二、走向极端的民众政治参与 三、政治体制的全面瘫痪和初步恢复 第八章 政治秩序的恢复和发展 一、“继续革命”理论指导下的政治上层建筑建设 二、“理想社会”中的政治生活 三、两次调整的努力和反复 第九章 政治建设的复苏和转折 一、各项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 二、政治建设思路的变化和工作重点转移的酝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