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清代法律与清代政治
林乾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4年08月
コード:507885   620p  23cm ISBN/ISSN 9787108078834
 
価格 6,534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书是从作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清史研究,特别是清代法制史研究中,选择具有影响的公开发表的二十多篇成果,汇集而成。主要内容涵盖四个方面,一是总论,讨论重点是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的关系,尤其侧重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二是清代立法与司法,作者利用大量档案,解读清代立法的法律渊源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乾隆时期清朝法律重构、法律重刑化等重要论断。三是清代政治与权力运行,作者围绕清代强化皇权政治这一主题,讨论了巡按制度在清初的罢废,致使地方行政权力甚少受到有效监督;康熙时期通过惩治朋党,开启清代极权政治的先河;通过严厉打压缙绅,构筑国家权力统系等。四是清代社会与结构转型,作者从社会结构转型的独特视角,重新认识和解读一直被研究者忽略的嘉道时期,在利用大量档案的基础上,聚焦清代群体性事件、官民冲突等影响王朝兴衰的重大问题,探讨中国步入近代前夕面临的,传统社会不具有的诸多挑战。

目录
自序
一 总论
论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从“法与天下共”论传统中国法权与君权的关系
中国古代权、法关系的演变
论传统中国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
二 清代立法与法律适用
清朝法律的重构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强化
清会典、则例的性质及其与律例的关系
清代吏治腐败的法律诱因——以“完赃减等”例为中心的考察
《户部则例》与清代民事法律探源
关于《户部则例》法律适用的再探讨
清代旗、民法律关系的调整——以“犯罪免发遣”律为核心
聚众定例:清代法律重刑化的转折
清代乾隆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控制及其效果考察
讼师对法秩序的冲击与清朝严治讼师立法
清朝以法治边的经验得失
从陈布统案论清代前期的“部院之争”
三 清代政治与权力运行
满族形成时期的二元文化特质与清的统一
巡按制度罢废与清代地方监督的弱化
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
论康熙时期的朋党及其对清初政治的影响
康熙第六次南巡前后的皇、储矛盾
雍正时期对西藏管理的制度化过程
论雍正帝相度“万年吉地”的几个问题
清代前期的抑绅政策及其社会意义
咸丰后督抚职权的膨胀与晚清政治
四 清代社会与结构转型
法律视域下的清代疫灾奏报与防治
论清代太医院的防疫职能
从叶墉包讼案看讼师的活动方式及特点
一个讼师家庭的两代上诉史
刑部郎中成“讼棍”——嘉道严惩“讼师”的扩张解释
清代聚众行为的法律控制——以讼师庄午可聚众抗法案为核心
包世臣游幕经世初论
新喻漕案与包世臣罢官——探究文献背后的真相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