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經折裝)
精装
盧雪燕 主編
|
|
出版社:國立故宮博物院 |
出版年:2024年09月 |
コード:505900 31cm ISBN/ISSN 9789575628789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本圖是傳統手繪山水地圖,長卷,上東下西,左北右南,分繪臺灣及澎湖群島。臺灣圖右起於沙馬磯頭,左止於花屽嶼,凡山脈、河流、湖泊、港灣、島嶼等自然景觀以及原住民部聚居部落「社」、漢人聚居地「莊、厝、街」等、縣城、衙署、軍事措施等皆一一標明;澎湖群島圖四周標記東、北、西、南,右下角註記「東至臺灣,西至廈門,南至外洋,北至內地。」中下註「澎湖溝」,視圖方位隨南半、北半諸島變換:北半部自南向北視,(西與頭例外,文字大部份自東向西視。)南半部自北向南視,注出四十四島嶼、港灣、城鎮、衙署、軍事設施等。
圖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北臺灣的一大片水域,範圍很大,東西皆有「渡頭」,可行船,大加臘社南,註:「可泊大船」。水域岸邊註有奇里岸、麻少翁、八芝蓮諸社及磺港、干豆門等地名,與郁永河《裨海記遊》書中所載相符,學者據此考證「康熙臺北湖」確實曾經存在,但也有學者持相反意見。筆者比對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地理資訊系統)模擬的「臺北盆地淹水模擬圖」,發現當水深達五公尺時將出現與本圖相同的大湖輪廓,或可說明本圖所繪,可能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臺北盆地因地震陷落,海水淹沒而漶成大湖的情景。
關於圖繪年限,若按圖內已見彰化縣,諸羅縣、鳳山縣有土城,臺灣縣不畫城圍,臺廈道未改成臺灣道以及澎湖巡檢司未改為澎湖海防同知等,圖繪時限當是雍正元年到五年間(1723-1727);但若按院藏《沿海岸長圖》(長卷彩 繪,平圖020868)卷內勵宗萬(1705-1759)跋文所示: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1756)巡察臺灣期間(1722-1724),所畫之「海洋、臺灣二圖」其中之臺灣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