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李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4年08月
コード:505250   583p  24cm ISBN/ISSN 9787100239042
 
価格 11,880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书通过挖掘大量中西法律交流的史料,基本梳理清楚了19世纪前西方有关中国法形象的内容。具体而言,书稿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映像与幻想,马可·波罗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赞美与想象,伊比利亚航海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发现与力证,耶稣会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展开与丰富,启蒙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推崇与升华,殖民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破坏与否定等,全面展示了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揭示了历史上中国法之于西方的作用和意义。

目录
序言/王健
导论
一、络德睦“法律东方主义”的缺憾
二、东法西渐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对中国法的映像与幻想
一、古希腊罗马时代有关“赛里斯”和“秦奈”的记载
二、古罗马时代对“赛里斯”法律的最初记载与评价
三、阿拉伯游记中的中国法
四、古希腊罗马时代中国法之于西方的意义
第二章 马可·波罗时代西方对中国法的赞美与想象
一、圣徒行记中的中国法
二、马可·波罗行记中的中国法
三、约翰·孟帖·科儿维诺等人行记中的中国法
四、马可·波罗时代中国法之于西方的意义
第三章 伊比利亚航海时代西方对中国法的发现与力证
一、来华的伊比利亚人及其描写中国的作品
二、葡萄牙人作品中的中国法
三、西班牙人作品中的中国法
四、伊比利亚航海时代中国法之于西方的意义
第四章 耶稣会时代第一阶段西方对中国法的展开与丰富
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获准与“文化适应”的传教策略
二、利玛窦和金尼阁的《耶稣会与天主教进入中国史》
三、庞迪我的《书信》
四、曾德昭的《大中国志》
五、安文思的《中国新史》
六、基歇尔的《中国图说》
七、聂仲迁的《清初东西历法之争》
第五章 耶稣会时代第二阶段西方对中国法的展开与丰富
一、法国“国王数学家”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二、《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的中国法
三、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对中国法的提炼
四、耶稣会时代中国法之于西方的意义
第六章 启蒙时代西方对中国法的推崇与升华
一、德国思想家眼中的中国法
二、法国思想家眼中的中国法
三、启蒙时代中国法之于西方的意义
第七章 殖民时代西方对中国法的破坏与否定
一、法国大革命前中国法形象的破坏
二、法国大革命前耶稣会士格鲁贤《中国通典》对中国法形象的重申
三、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法形象的修正
四、小斯当东对《大清律例》的英译及其引发的评论
五、黑格尔对中国法形象的理论定位
六、殖民时代中国法之于西方的意义
结语 中国法在东法西渐背景下的应有定位
一、超越西法东渐叙事框架的中国法
二、参与早期全球化法律构建的中国法
三、构筑跨文化交流范式的中国法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