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卫国史 /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
郭霞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06月
コード:504185   371p  24cm ISBN/ISSN 9787522731667
 
価格 8,448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卫国是两周时期立国时间最长的诸侯国,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共存在了八百余年。在两周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卫国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其政治地位、整体外交、地理位置等方面看应在列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两周时期各国间纵横捭阖的关系,离不开对卫国史的研究。本书从卫国的分封兴起直至卫国的灭亡,探讨卫国怎样从西周分封的“卫为诸侯之长”的大国最后衰落、灭亡的过程。对卫国史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深入探讨中国先秦史许多关联问题。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康叔受封之前的卫地
第一节 石器时代卫地的古人类活动
一 卫康叔封卫之前卫地遗存的古人类文化
二 古史传说记载的卫地古代部族
第二节 夏商时期卫地的古国与部族
一 夏代卫地氏族、部落的活动
二 商代卫地古国古部族的活动
第二章 卫国的疆域与都城
一 卫国封国的时间与疆域
二 卫国首建国都——朝歌
三 卫戴公以楚丘为都
四 卫国四百多年的古都——帝丘
五 卫国君的最后徙居地野王
第三章 康叔封卫
第一节 周部族东进翦商
一 周族兴起
二 翦商之战
第二节 “三监”及其封域
一 “三监”设立
二 “三监”人物
三 “三监”职责
四 “三监”地望
第三节 周公东征与康叔封卫
一 周公摄政
二 东征“三监之乱”
三 康叔就封于卫
第四章 西周时期卫国的强盛
第一节 战功累累卫康叔
一 屡建军功
二 王室司寇
第二节 顾命之臣康伯髦
一 世袭司寇之位
二 战功卓著
第三节 鼎盛国君共伯和与卫武公
一 “共和行政”并非联合行政
二 “共和行政”当是共伯和行政
三 卫武公将兵辅佐周王朝平戎
第五章 春秋初期的动荡
第一节 公孙滑奔卫与桓公伐郑
一 郑国内乱
二 桓公伐郑
第二节 石借定卫
一 州吁弑君飞蛾扑火
二 石硝定卫大义灭亲
第三节 宣公夺媳及谋杀太子
一 宣公时的卫郑战争
二 宣公夺媳
三 设计杀子
第四节 惠公奔齐及借齐复位
一 惠公奔齐
二 借齐复位
三 涉足周乱
第五节 懿公好鹤失国及战死
一 鹤食卿禄
二 狄伐邢卫
三 亡国于狄
四 复国迁都
第六章 春秋中期的中兴
第一节 诸侯存卫及卫都楚丘
一 齐国施援
二 营建楚丘
第二节 卫文公与卫国中兴
一 对内轻赋休养
二 对外多次会盟
三 卫文公与入齐为患的卫公子开方不是一人
四 无礼于流亡者重耳
第三节 狄卫矛盾
一 春秋狄族
二 狄卫战争
第四节 邢卫战争
一 邢狄交恶
二 卫国灭邢
第七章 春秋晚期的衰微
第一节 春秋晚期卫与晋楚关系
一 城濮之战前附楚拒晋
二 城濮之战后君臣之讼
三 晋国连续攻伐下外交转向
第二节 孙氏宁氏等权臣执政
一 君权与卿权的力量演变
二 孙氏卿族
三 宁氏卿族
四 献公被逐与复位
第三节 少年国君与四大夫之乱
一 6岁即位
二 孔子称贤
三 四大夫之乱
四 私德争议
第四节 父子争国及匠人起义
一 父子争国
二 第一次匠人起义
三 第二次匠人起义
第五节 春秋晚期卫国的邦交
一 弭兵之会
二 事晋政策的调整和终结
第八章 战国时期的小侯
第一节 大国环伺
一 卫国与赵国的关系
二 卫国与魏国的关系
三 卫国与齐国的关系
第二节 卫国徙居野王与灭国
第九章 两周时期卫国的经济
第一节 一卫国的农业
一 受封前卫地的农业生产
二 两周时期卫国农业的发展与变化
三 农业发展对手工业、商业的影响
第二节 卫国的手工业
一 受封前卫地的手工业
二 两周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与变化
三 手工业生产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卫国的商业
一 源远流长的商贾遗风
二 商品贸易与货币
三 城市与交通
第十章 卫国文化
第一节 诗歌文化之卫风
一 卫风的成因
二 卫风的主题
三 卫风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民俗文化
一 尚武风俗
二 祭祀文化
三 婚恋风俗
四 审美风俗
五 宴饮文化
六 服饰习俗
第三节 卿族政治
一 石氏
二 宁氏
三 孙氏
四 北宫氏
五 太叔氏
六 公叔氏
七 孔氏
第十一章 卫国文化名人
第一节 名臣君子
一 纯臣石硭
二 为官有方宁武子
三 贤德君子蘧伯玉
四 刚直不阿的史鱼
第二节 知名女性
一 许穆夫人
二 南子
第三节 生于卫地的名人
一 端木赐
二 吴起
三 商鞅
四 吕不韦
参考文献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