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敦煌文学中的产育民俗研究
蒋勤俭
|
|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2023年12月 |
コード:502938 445p 24cm ISBN/ISSN 9787552813685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本书分为八章,着眼于文学视角,选择现存敦煌写卷中的变文、歌辞、诗文、斋愿文等文献资料,着力讨论其中的产育题材内涵,如求子、怀孕、孕期宜忌、分娩、哺育、教育、婚嫁等。书稿阐述了敦煌地区唐宋时人对孝道的倡导,厘清了敦煌文学与文化、民俗的关系,还原了妇女产育社会生活场景,通过运用并与壁画、绢画等图像实物资料相互印证,从而重现了敦煌历史上的产育民俗场景,归纳了敦煌产育文学在文学、民俗、生活史上的价值。书后附有“妇女产育题材的主要敦煌文学写卷情况一览表”和“敦煌文学产育题材对后世讲唱文学的影响一览表”,以便读者参阅。
目录 绪论 一、敦煌文学中的产育题材作品 二、敦煌文学、产育与民俗 三、学界对敦煌产育民俗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第一章 敦煌产育题材文学作品概况 第一节 韵文类 一、歌辞 二、诗歌 第二节 散文类 一、愿文 二、斋文 三、话本 四、蒙书 第三节 讲唱体类 一、押座文 二、讲经文 三、变文 第二章 敦煌产育题材文学与民俗、佛教的关系 第一节 敦煌产育题材文学的特色 第二节 敦煌产育题材文学与民俗、佛教的关系 一、敦煌产有题材文学与民俗 二、敦煌产育题材文学与佛教 第三节 佛教对孝道的提倡及其对敦煌文学的影响 一、佛教对孝道的提倡 二、佛经对父母恩德的宣扬 三、敦煌文学对孝道的倡导 第三章 求子题材及求子民俗 第一节 敦煌文学中的求子题材 一、净饭王夫妇求子情景 二、《叶净能诗》所表现的求子故事 第二节 敦煌变文所流露出的求子民俗 一、求子时间及地点 二、祭祀之神及祭物 三、预测胎儿性别题材与生育观念 第四章 孕期生活、胎儿发育等题材与习俗 第一节 孕期生活题材与胎教思想 一、《父母恩重经讲经文》等所表现的孕期生活 二、胎教思想与孕妇精神压力的描写 第二节 胎儿发育与孕期禁忌题材 一、《庐山远公话》所描写的胎儿发育情形 二、孕妇饮食宜忌 三、其他禁忌 第五章 分娩题材及产子风俗 第一节 敦煌变文、歌辞中的分娩题材 一、歌辞、变文、话本等表现的分娩之苦 二、难产题材流露的不孝观念 第二节 临产前备产工作与坐产分娩习俗 一、临产前备产工作与产图的运用 二、坐产分娩题材及相关习俗 第三节 难月祈福题材及救产措施 一、难月祈福题材 二、敦煌文献中的救产措施 第四节 产亡、洗儿、满月题材及相关习俗 一、产亡题材及习俗 二、洗儿题材及习俗 三、满月题材及习俗 第六章 哺育、守护题材及民俗 第一节 幼儿护理题材与四恩德 一、《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等对诸恩德的表现 二、日常护理题材与咽苦吐甘、血乳喂养等恩德 第二节 婴童嬉戏、看护题材及游戏场景 第三节 孩童病中护理题材及相关习俗 一、母忧儿病题材 二、寻医卜问题材及其所蕴含的医药民俗 第四节 丧子题材及葬儿习俗 一、斋愿文所流露的父母丧子之痛 二、葬儿题材及习俗 第七章 家教、远行及婚嫁题材 第一节 父母教子题材及其内容 一、父母教子重要性及教子场景 二、因性别而异的教育内容 第二节 儿行母忧题材及祈福习俗 一、儿行母忧题材 二、为游子祈福题材及习俗 第三节 父母操持婚事题材及择偶观 一、婚龄及择偶观 二、婚聘杀生题材及造恶业恩观念 第八章 敦煌产育题材文学书写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价值 第一节 儒、道孝道思想在唐宋敦煌地区的流传及影响 一、儒、道、释思想在唐宋敦煌地区的流传情况 二、儒、道对孝道的倡导 三、唐前政府对《孝经》的重视及其对敦煌的影响 第二节 敦煌文学大量描写妇女产育生活的原因 一、唐代敦煌思想文化背景及佛教对儒家孝道思想的迎合 二、妇女为讲唱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三、敦煌文学中的产育题材写卷与丧葬劝孝活动 第三节 敦煌产育题材文学对后世俗文学的影响 一、宝卷 二、傩戏 三、戏曲 四、歌谣 第四节 敦煌产育文学在文学、民俗、生活史上的价值 一、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二、在中国民俗、生活史上的价值 附录一:敦煌产育题材文学写卷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敦煌产育题材文学对后世讲唱文学的影响一览表(454例) 参考书目 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