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探故”与“察今”的互动:中国古代文论观念研究
徐楠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05月
コード:502935   325p  21cm ISBN/ISSN 9787573211415
 
価格 4,004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本书为中国古代文论综合研究著作。“探故”与“察今”,前者主要指通过考察原始语境,探究中国古代文论观念的含义、理路、前提、限度诸问题;后者主要指对当代研究者诠释能力的剖析、省思,二者的互动构成本书的研究框架。全书由导论与八章专题研究构成。导论部分阐述本研究的基本命意、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及意义。其下每章均针对一种文论观念展开探讨,包括“以意逆志”“本意索隐”“文如其人”“风骨”“兴寄”“境”“‘真’与‘正’”“‘本质主义’观念”等八个既是古代文学批评经常使用,又是现代研究常谈常新的文论观念,运用双视角,衡平今古,以求真正落实“理解之同情”。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以意逆志”的成立条件及相应限度——以对《孟子》中该观念的考察为起点
一 《孟子》中“以意逆志”的成立条件及相应限度
二 《孟子》之后“以意逆志”的成立条件与相应限度
三 “以意逆志”之于古人的实际意义
第二章 阮籍《咏怀》“本意索隐”诠评
一 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表现类型
二 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思维模式
三 阮籍《咏怀》本意索隐的动因
四 有关“本意诠释”的多角度省思
附:韦应物《滁州西涧》是否有寄托?
第三章 “文如其人”的思想基础与思维模式——以刘勰该观念为核心案例
一 “文如其人”的思想基础
二 “文如其人”的思维模式
三 “文如其人”思维模式探源
四 本题研究引发之启示
第四章 《文心雕龙》“风骨”含意多歧特征探析
一 审美性表达造成的语义模糊
二 缺乏区分近义概念之自觉
三 “风”与“骨”、“风骨”与“体”关系不明
四 表意矛盾
五 关于“风骨”研究之思维模式及方法的反思
第五章 从五古《修竹篇》看陈子昂“兴寄”观
一 从《修竹篇》看“兴寄”之“兴”的含义
二 从《修竹篇》看陈子昂的“兴寄都绝”“彩丽”诸观
三 总结与引申:再谈语境优先原则之于诠释的意义
第六章 唐人诗学“境”观念特征辨析
一 唐人可知之“境”含义简说
二 题王昌龄《诗格》中的“境”
三 中晚唐诗学中的“境”
四 当代相关研究思维模式、方法之反省
第七章 明格调派诗歌情感说中的“真”观念与“正”观念
一 许学夷诗歌情感说中的“真”与“正”
二 李梦阳、王世贞诗歌情感说中的“真”与“正”
三 明格调派“真正合一”“以正律真”的文论史渊源
四 “真”“正”关系辨析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第八章 “本质主义”观念与王夫之诗歌批评的学理疏失
一 重道轻艺:难以被实际批评支持的观念
二 典范风格优先:对情真个性诸标准的消解
三 文本外标准的介入:损伤批评标准一贯性
四 合理的文学批评、诗学研究如何可能?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