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初唐四杰辞赋研究(第2版) /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
何易展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04月
コード:502478   309p  24cm ISBN/ISSN 9787569066555
 
価格 5,577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书稿是关于初唐四杰赋的学术专著。以《全唐文》《文苑英华》和“四杰”集子为依据,结合“四杰”赋作文体特征和内容,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分析阐释其赋体文学创作。书稿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采用一种动态的、交融的、互渗的分体方式,重新对“四杰”赋篇目予以具体的分体辨析;从各体赋因子的特征出发,结合文体发展的时域和交互式特征,从广义的、宽泛而融合的视野,界定了四杰赋的分体。重点分析了“四杰”的骚体赋、文体赋、诗体赋和律赋。作者文笔流畅、研究颇有见地,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目录
绪论
一、选题及研究缘由
二、四杰辞赋历代研究情况
三、四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四、四杰辞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四杰与唐代赋体文学观念谫论
一、唐代赋骚同体观及其源流
(一)赋骚同体观及其源流
(二)赋颂同体与异流
(三)四杰的赋体文学观念
二、唐代赋体文学的经典化与试赋肇始
(一)试赋取士时间界说
(二)试赋取士并非始于唐代
(三)试“杂文”与“文”的关系
三、唐初文学生态与四杰辞赋的理性批评
(一)四杰赋风新倾向
(二)四杰辞赋与文学生态批评
第二章 四杰辞赋篇目及其分类
一、非赋名篇的创作与归类问题
(一)楚声与“兮”
(二)四杰的非赋名篇之作
二、四杰辞赋的分类及其依据
(一)文体因子与赋的分类
(二)四杰辞赋与赋风特征
三、四杰集的结集传播与辑佚
第三章 骚心赋体:四杰骚赋创作
一、四杰辞赋的拟骚倾向
(一)四杰辞赋对楚辞句式的发展
(二)四杰骚赋音韵用例略论
二、“诗心骚意”与文人才情
(一)怀才不遇之悲吟
(二)满腔激怀之愤慨
(三)“香草美人”之比兴
第四章 承前别后:四杰文赋创作
一、四杰文赋因子及其表现特征
二、四杰文赋与汉赋异同及其创新
(一)四杰文赋与汉赋句式、音韵及文体结构特征比较
(二)四杰文赋与汉赋形成差异的原因
第五章 体迈思远:四杰骈赋创作
一、四杰骈赋因子及其表现特征
二、四杰骈赋的律化倾向
三、四杰骈赋的哲理内蕴
(一)对天人关系的探究
(二)儒、释、道思想的交融
第六章 情志相生:四杰律赋创作及其探索
一、律赋的“试”与“律”略论
(一)唐代试赋与律赋的合璧
(二)唐代律赋用韵的衍进
二、唐初律赋开肇与王勃《寒梧栖凤赋》
(一)《寒梧栖凤赋》大致作年
(二)《寒梧栖凤赋》散化及向情倾向
三、《释迦佛赋》性质及作者考辨
(一)《释迦佛赋》的版本情况
(二)《释迦佛赋》用韵情况考察
(三)王勃所作相近题材诗文
(四)佛典和它书载记情况
(五)《金文最》误题献疑
第七章 雅俗兼存:四杰诗体赋与俗赋创作
一、诗体赋渊源与四杰赋诗互渗
(一)诗体赋渊源与汉赋用诗传统
(二)四杰辞赋的赋诗互渗
二、四杰俗赋及其对汉赋的化承
(一)俗赋的形式特点
(二)四杰俗赋的诗化与散化的融契
第八章 四杰辞赋题材及原型考察
一、四杰赋题材的倾向性与价值批评
(一)四杰诗赋中松的题材与意象描写
(二)松的原型溯源与意象批评
二、四杰辞赋的意象审美与原型塑造
(一)松意象的象喻指义与审美
(二)四杰诗赋对其他意象原型的再塑造
(三)四杰辞赋的同名题材创作
结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