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洪越
|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4年06月 |
コード:502445 303p 23cm ISBN/ISSN 9787301351246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九世纪初至十世纪中叶,即中晚唐至五代时期,士人通过讲述和写作来分享情爱诗歌和故事,风流成为被肯定的价值,“风流才子”“有情人”成为士人构想自我形象的新模式。此时的艳情书写也开启了中国言情戏曲和小说的新模式,包括以才子佳人为主人公,基于自由选择的两性关系,强调双方的持久和承诺等特征,对中国爱情文学影响巨大。《唐五代艳情书写》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艳情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
目录 前言 上编 中晚唐个案 公与私的交叠——政治境遇与白居易的妓乐书写 元稹:自述恋情的尝试与难题 沈亚之:带有边缘性质的写作 读者与作者的“竞争”——论晚唐五代杜牧形象的生成 韩偓《香奁集》的编录与唐末回忆性书写 中晚唐墓志中的浪漫书写 中编 在五代十国的延伸 前蜀的宫廷唱和与诗集编选——唐代文化“继承者”身份的塑造 《花间集》的编选:构建具有“包容性”的后蜀文化 从徐铉、韩熙载看南唐士人对妓乐活动的评议 南唐的皇帝、词臣、史家与曲子词 下编 情爱表达的“语法” 写情文学的结构 情爱故事的修辞 浪漫话语的难题 结构分析:解读唐诗本事故事的一种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