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
/光启文景丛书
精装
王晴佳
|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24年04月 |
コード:501203 450p 22cm ISBN/ISSN 9787208186170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集结了著名历史学家王晴佳先生有关中国史学史的讨论共16篇。文章所论时段集中在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作者以“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作为理解和把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史学革新的核心明天,除疑古史学、科学史学、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经典话题外,也有部分内容将中国历史研究置于全球史学之中作横向比较,或以新式研究方法对旧问题提出新解。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潮与特征”探讨20世纪中国史学的整体转向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人物和思想”着眼近代以来众多名家、学派,提出作者个人的独到见解。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思潮与特征 01 历史学与史学史 02 比较视野下中国古代史学的特征 03 中国史学的元叙述:以“文化中国”说考察正统论之意涵 04 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五四时期史学革新的现代意义 05 中国20 世纪史学与西方——论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 06 论20 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 07 后殖民主义与中国历史学 08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史学的前景 第二部分 人物和思想 09 美德、角色、风气:清末到五四学术思想变迁的一个新视角 10 中国史学的西“体”中用——新式历史教科书和中国近代历史观之改变 11 胡适与何炳松比较研究 12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13 科学史学乎?“科学古学”乎?——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之思想渊源新探 14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系(1926—1950) 15 陈寅恪的“体、用”观及其魏晋隋唐史研究 16 陈寅恪、傅斯年之关系及其他——以台湾“中研院”所见档案为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