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新史学丛书 精装
任士英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24年03月
コード:499289   368p  22cm ISBN/ISSN 9787229182427
 
価格 5,368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唐玄宗时期宰相和太子的争斗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学术界曾从多方面探究这一争斗的原因,但大多归为集团之争和权力之争。本书独辟蹊径,以皇权政治为中心,以宰相和太子在皇权政治下的权力地位及政治配置关系的变化为基本点,从政治体制变化的角度详细研究了唐玄宗、唐肃宗之际中枢政局的演变过程,深刻揭示了宰相与太子之争的制度因素。作者提出的东宫体制非实体化的观点非常有创见,为深入了解唐代政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论述有理有据,逻辑缜密,引用史料严谨,表述明白流畅。

目录
第一篇 引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与学术依据
二 本课题研究的视角与出发点
三 问题的提出
第二篇 唐玄宗时期中枢政局变动的起点——以开元时期太子的废立为考察中心
一 唐玄宗立李瑛为太子时政局的一般状况
二 宫城布局的变化与太子不居东宫之局面的形成:李瑛被废前皇太子地位变化的一般情形
三 李瑛被废前后唐玄宗朝中枢政局:对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以及对宰相集团政治态度的试探
(一)唐玄宗何时动念废储
(二)“此陛下家事”索解
(三)李瑛被废之“恶迹”考索
(四)中书令地位的变化与太子的废立
(五)从张九龄到李林甫:论中书令人选的更替兼论“文学吏治之争”
(六)唐玄宗“何以舍寿王瑁而立肃宗”索解
第三篇 天宝初年的中枢政局——以宰相与太子的矛盾斗争为考察中心
一 天宝五六载唐朝中枢政局内的几次案狱述略
(一)韦坚、皇甫惟明之狱
(二)杜有邻、柳劫之狱
(三)王忠嗣之狱
(四)小结
二 天宝年间李林甫为首的宰相集团倾动太子原因试探
(一)“自以始谋不佐皇太子”并非正解
(二)中书令政治人格的变化:从李林甫与杨国忠的职衔分析入手
(三)小结
第四篇 中枢政治配置关系的变化与非实体化东宫体制的形成
一 宰相(中书令)与太子之间政治配置关系的变化
(一)唐初宰相兼领宫臣职衔的状况
(二)赞辅“两宫”的权力配置
二 东宫体制实体化的消失与非实体化东宫体制在天宝年间的形成
(一)《唐六典》《通典》等与《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所载东宫官职掌的不同
(二)天宝年间东宫官设置与职掌的变化
(三)小结
第五篇 唐玄宗天宝末年的中枢政局——以安史之乱中宰相与太子的矛盾斗争为考察中心
一 皇太子监国风波
二 哥舒翰受命统兵之身份辨析
三 天宝中枢政局决定下的潼关战局
四 马嵬之变
(一)兵变的幕后策划人是谁
(二)太子兵变为什么能够成功
(三)唐玄宗何以在兵变后仍能平安入蜀
五 小结
第六篇 唐肃宗时期的中枢政局——以唐肃宗的政治地位及其与唐玄宗的关系为考察中心
一 小引:《肃宗即位赦》引出的话题
二 灵武即位之初唐肃宗的政治地位
(一)唐玄宗“传位”之事辨析
(二)唐肃宗即位之初的朝廷体制:天宝东宫体制的衍生物
三 唐肃宗时期中央政治的二元格局:皇帝与太上皇的关系
(一)二元格局的形成
(二)二元格局的内涵
(三)二元格局下的肃宗朝政治
(四)二元格局的解体
(五)小结
征引文献书目
附录 论隋唐皇权
初版后记
新印赘语 博士论文应做有“结论”的研究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