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修订版)
                /中华学人丛书 彭南生
 | 
              
                |  | 
              
                |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出版年:2024年01月 | 
              
              
                | コード:497919        455p  23cm  ISBN/ISSN   9787303284634 | 
              
                |  |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 
              
                | 本书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修订版,作者吸收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史学界的原始工业化理论,力图将1840?1936年近百年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加以研究,从宏观上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近代手工业为什么长期存在?近代手工业的地位及其作用?以往学术界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分歧,近代手工业的长期存在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外部经济环境上,传统农民经济的贫困化、手工业与民族机器工业的良性互动、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国际市场的引力效应(这一点学界论述较多,本文从略)等等;在自身经济形态上,手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取向、手工业生产形态的近代性变迁,都是造成中国近代手工业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本书认为,中国近代手工业是一种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间经济层次,中间经济既是对手工业经济形态变更所处阶段的定位,又是对手工业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中间所起作用的规范,给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打开了新的领域。 
 目录
 绪论 手工业经济史理论与中国近代手工业经济研究
 一、工业生产形态的演进模式
 二、原始工业化与工业化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分歧
 四、本书主旨与结构安排
 第一章 传统经济下农民的贫困化
 一、人口压力:近代人口与土地比例的失调
 二、离村现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往何处去
 三、手工业与城乡经济
 第二章 民族工业的和弦与变奏
 一、民族工业的双重性发展
 二、民族工业结构透视
 三、竞争与互补:民族工业两层次间的关系
 第三章 近代手工业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一、晚清振兴手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
 二、北京政府对手工业的保护和倡导
 三、南京国民政府对手工业的改造
 第四章 中间技术:手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取向
 一、手工工具的缓慢趋新
 二、手工业生产工艺的逐步改进
 三、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
 四、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
 第五章 手工业经营形式的近代性变迁
 一、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
 二、业主制下的自主经营
 三、合作制下的联合经营
 第六章 同业组织:近代手工业行业治理的趋新
 一、行会制度下的主客共治制
 二、同业公会制度下行业治理功能的趋新
 三、从帮会到工会:手工业工人自组织管理的变化
 第七章 学徒制度:近代手工业劳动管理的微变
 一、晚清时期行会手工业学徒制度的重建
 二、近代手工业学徒制度的变迁
 三、手工业学徒的养成、劳动与待遇
 四、学徒制度与近代手工业的兴衰
 结语 二元经济中的资本主义手工业
 一、二元经济理论的历史误区
 二、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的角色与功能
 三、近代中国的二元工业化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