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典籍俄罗斯传播史
/外国语言文学前沿研究丛书
杨春蕾
|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3年09月 |
コード:495969 223p 24cm ISBN/ISSN 9787313292261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以18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和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进行传播史的梳理与研究。主要追循俄罗斯汉学发展史的脉络,按照俄罗斯汉学起源、发展、兴盛的时间顺序,以俄罗斯主要汉学家的学术成就为线索,在浩如烟海的俄罗斯汉学家的研究文献中,探究中国哲学典籍在俄罗斯的传播轨迹。俄罗斯哲学典籍在俄罗斯的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拓展阶段、发展阶段和繁盛阶段,在每个历史时期以时间为线索,以历史人物为节点,对主要汉学家的成就进行梳理,系统展现俄罗斯汉学家对中国哲学典籍浓厚的兴趣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目录 第一章 拓展阶段:中国哲学典籍在18世纪初一19世纪上半叶的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俄国引进中国哲学的开端 一、首开中国哲学典籍翻译先河的俄国汉学家 二、俄罗斯汉学的开拓者——列昂季耶夫 三、《尚书》俄译第一人——弗拉德金 第二节 19世纪上半叶俄国汉学开拓阶段 一、俄国汉学奠基人——比丘林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翻译 二、比丘林对中国哲学典籍的研究 三、比丘林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贡献和影响 第三节 19世纪上半叶俄国其他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兴趣 一、俄国科学院通讯院士卡缅斯基 二、颇有建树的著名汉学家西维洛夫 三、汉学家切斯诺依和基里洛夫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发展阶段:中国哲学典籍在19世纪下半叶一20世纪50年代的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19世纪下半叶——瓦西里耶夫时期 一、瓦西里耶夫和中国哲学的渊源 二、《中国文学史纲要》——文学和哲学之争 三、19世纪下半叶俄国其他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第二节 托尔斯泰对儒道思想的兴趣和研究 一、托尔斯泰接触儒家思想的缘起 二、托尔斯泰对儒道思想的研究 三、托尔斯泰的追随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第三节 苏联前期——阿列克谢耶夫时期 一、新旧政权更替之下的俄罗斯汉学 二、阿列克谢耶夫院士对中国哲学的解读 三、阿列克谢耶夫和阳明学的渊源 第四节 苏联前期其他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一、《易经》俄译第一人——休茨基 二、专注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彼得罗夫 三、研究中国哲学的其他汉学家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繁盛阶段:中国哲学典籍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翻译与研究 第一节 苏联后期的中国哲学研究 一、苏联后期三院士 二、中国哲学领域各领风骚的汉学家 三、苏联后期中国哲学领域的百花齐放 第二节 跨越苏联和俄罗斯时期的汉学家 一、中国哲学研究领域三杰 二、研究中国哲学的其他主要汉学家 三、敦煌文献研究专家——孟列夫 第三节 俄罗斯时期的中国哲学翻译与研究 一、继往开来、独树一帜的汉学家 二、后起之秀汉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三、俄罗斯时期对儒、释、道的综合研究 四、集体创作成果以及对前期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再版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哲学典籍译本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儒家典籍译本研究 一、《论语》译本比较分析 二、《大学》译本比较分析 三、《中庸》译本比较分析 四、《尚书》译本比较分析 五、《孟子》译本比较分析 第二节 道家典籍译本研究 一、《道德经》译本比较分析 二、《庄子》译本比较分析 第三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