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与永明时代:一个南朝贵族的贵族文学
精装
林晓光
|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2023年08月 |
コード:494302 459p 25cm ISBN/ISSN 9787573206343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以南朝的“贵族社会”性质为理论基点展开论述,分为“历史篇”和“文学篇”两大部分。“历史篇”中,作者从南朝“贵族社会”及“贵族制度”出发,利用有限的史料,勾勒出王融的人生梗概,结论详实可靠。本书将“中世贵族文学”分为三大类型--“宫廷文学”、“朝堂文学”、“贵族生活文学”,从这三个方面对王融文学创作做出了全面分析,揭示出南朝文学的某些新特点。全书文字典雅,研究精细,其论证过程和结论对当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均有借鉴意义。
目录 初版序 绪言 第一节 永明时代概说——南朝贵族社会的黄金期 一、宫廷文化的繁盛开花 二、以严峻刑法安定内政 三、太和盛世与和平外交 第二节 一个年轻贵族的永明时代史——王融生平及其文学 第三节 六朝贵族的研究立场——时代史与个人史之间 第四节 贵族文学的研究方法——被遗忘的另一种六朝文学 第五节 王融研究史综述——边缘化与碎片化 历史篇 第一章 家世盛衰——从云端跌落的贵公子孙 第一节 七叶重光——宋齐时代的琅邪王氏 第二节 贵公子王僧达——皇权下的贵族悲剧命运 一、王僧达、谢灵运比较论:南朝前期的典型贵族像 二、贵公子的悲剧:在皇权与寒人阶层之间 第三节 王道琰与谢氏——飘零坠落的名门之后 一、王道琰 二、谢氏 第二章 贵官仕途——青云直上的贵族官僚生涯 第一节 落魄公孙的起家之路——举秀才与王府参军 一、少年王融的居住环境:北方边州 二、举秀才:资格与必要性 三、起家官:晋安王南中郎板行参军 第二节 特殊跳级的光明仕途——从司徒法曹行参军到秘书承 一、人生转折点:竟陵王司徒法曹行参军 二、青云直上:超迁秘书丞考论 第三节 稳步升进的中枢要职——从丹阳丞到中书郎 结语 第三章 性情形象——高傲进取的少年天才 第一节 高门之傲——贵族社会崩坏初期的贵族与寒门之争 一、王融与沈昭略的冲突 二、宋齐王氏对寒门的排斥 三、宋齐时代寒门与高门的同化与对抗 第二节 少年天才——作为永明时代偶像的王融 一、声兰贷北的文化偶像 二、“王融称字不称名”辩 第三节 外交表现——北伐收复与文化政策 一、“好功名”与北伐恢复 二、《议给虏书疏》中的文化征服主义 三、机锋辩捷的外交应对 四、在北伐功名与文化征服主义之间 第四章 交际网络——以王融为中心的永明时代群像 第一节 恩主尊长——萧子良、王俭 一、萧子良:贵族文化的供养人 二、王俭:王氏族长眼中的后继者 第二节 同僚友好——沈约与谢朓 一、沈约:同途殊归的两代学士 二、谢朓:铢两悉称的诗文对手 第三节 追随者——范云及其他 一、范云:年长的追随者 二、部曲宾客 第五章 悲剧落幕——从永明政局看拥立竟陵政变始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长治久安后的急剧震荡 一、南北朝史上转折性的一年 二、深层透视政变舞台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萧齐前中期王朝核心构造——世代传承与风气转变 一、齐高帝、武帝朝务实尚俭的寒门家风 二、第三代继承人的转变:文惠、竟陵的文雅奢侈倾向 三、萧齐皇室四角稳定结构及其崩坏 四、西昌侯萧鸾:贵族政治中的危险因素 五、晋宋故事:萧子良登位的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 永明政局大势——贵族集团与寒门集团的对峙 一、贵族路线:王俭、文惠与竟陵 二、寒人路线:萧鸾、寒门武将与武帝东宫亲信 三、王俭与王晏及中书舍人群之争 第四节 政变始末——文献谜团中隐藏的真相 一、三种版本的政变物语 二、政变中的王融 结束语:在历史中浮沉变迁的王融像 文学篇 序章 在历史中定型的王融文学全景 第一节 王融文学的文献构成 一、正史 二、总集 三、别集 四、类书 五、其他文献 第二节 王融文学的历史评价 第六章 宫廷礼仪中的王融文学(上)——金缕玉衣式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第一节 《曲水诗序》的时代文化背景 第二节 《曲水诗序》的文本分析 一、典雅平正:文章的整体构成 二、金缕玉衣般的手法:以典故推进叙述 三、文脉的潜进暗转 四、用典的各种特殊手法 第三节 《曲水诗序》的周边问题 一、《曲水诗序》谱系的展开:与颜延之作的比较兼与森野繁夫商榷 二、王融宫廷文学的特征:与《齐明王歌辞》的比照 结语 第七章 宫廷礼仪中的王融文学(下)——《齐文惠太子哀策文》与贵族文学程式 第一节 文学的程式——王融、谢朓《哀策文》合论 一、短序部分 二、哀辞部分 第二节 礼仪现场的功能——哀策文和中世皇室葬礼 第三节 从哀策文发展史看南朝文学的仪式性演进 结语:文学程式的意义 第八章 永明政治中的王融文学——两届《策秀才文》中的时政书写 第一节 如何解读文学中的政治书写 第二节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解读——农业、刑法、财政、历律 一、问治道:形式性的总问 二、问农耕:两难困境下的试题策略 三、问刑法:永明详定律注的回声 四、问钱货:经济问题与门阀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