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女学时空 - 中外女性、性别热点问题共情阐释
王红旗
|
|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
出版年:2023年07月 |
コード:493156 504p 24cm ISBN/ISSN 9787523103135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新女学时空--中外女性、性别热点问题共情阐释》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女性文化研究基地主任王红旗教授的一部论文集,主要收录了王红旗教授的学术论文、作品序言、论坛发言稿等作品,共计四十九篇。王红旗教授在这些作品中深入讨论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揭示了当代女性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被解放”的现实,探讨了当代女性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也让社会重新认识女性的方法,进而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
目录 导言 探索,永远在路上——中国女性文化建构“三次浪潮”概释 第一次浪潮:女性意识觉醒 第二次浪潮:性别意识觉醒 第三次浪潮:超越性别的人类意识觉醒 第一章 重构·共时之思 探寻新时代中国女性/性别研究的文化源泉与方略 中国社会转型对婚姻家庭文化变迁的影响 女性生活方式建构与女性生存发展解放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与全国报告比较 回眸北京女性文化教育30年历程 中国女性领导力与家庭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首届女性领导力与家庭研究中德论坛 拯救现世与承载历史的雌性力量 ——严歌苓《妈阁是座城》与张翎《阵痛》的性别比较 探索中西文化多元共生的人类和平之道 ——以10位欧洲华裔女作家的中、长篇小说为案例 “她”的声音日渐响亮 ——论当代女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 当代新闻出版业中的“女性塑造” 试论报刊编辑的“再创造”意识与性别策略 性别关照下刊物的编辑策划创意 ——以《中国女性文化》学刊为例 根植母土·多元纳融·开拓传播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建构研究、传播与发展报告 第二章 合翼·精神之境 当代中国人婚恋情感“口述实录”的创造者 ——从安顿《原色》谈论中国人婚恋观的30年剧变 人类精神与情感的共生性审美诗意 ——美籍华人女作家罗露西诗集英文版《漫游》三人谈 等待绽放和超越:对话山西新生代女性创作 张桂梅用生命阐释女教师的神圣之爱 田培培:美是上天赐予女性的礼物 姜杰雕塑的女性意识与人类精神救赎 女艺术家的创作、生活与精神形态 点燃女性心灵的迷茫 让女性重新认识自我,让社会重新认识女性 婚外恋引发的命案与“第三者”温床的讨论 当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现状、问题与困惑 第三章 超越·视野之维 留学日本女性从苦难走向超越的爱情使命 关于中美女性文学的经典化问题讨论 日本女性教育:按自己的愿望生活与诉说 中德两国女性的职业与婚姻家庭现状 菲律宾女性的信仰、事业、婚姻与家庭 中法学者谈论新时代的两性关系和家庭 中俄的女性写作与女性婚恋家庭问题 印度宗教之都的女性生活多面镜像 一场中美女性命运与现状的讨论 第四章 心得·灵悟之语 乡村里最鲜亮的记忆 ——北乔的《刘庆邦的女儿国》序言 母亲颜征在:孔子从生命到精神的塑造者 ——林峰、叶长强的《孔母颜征在》序言 梦境与感动 ——《中国女性文化大系丛书之一:女性社会焦点问题报告》总序 一片女性文化精神生长的沃土 ——庆祝《中国妇女报·爱生活周刊》创刊五周年 女艺术家心灵世界的多面历史 ——解读姚黛玫的《女性艺术在中国·自我画像(1920—2010)》 以生命审美诠释科幻文学的“宇宙之问” ——审读吴言《从流浪地球到三体:刘慈欣星系》评论集的思考 爱情“易位”叙事的两性悲剧 ——徐坤的《爱你两周半》悬意阐释 缀满真情大爱的生命之树 ——读戴小华散文集《因为有情》的几点感悟 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创构人类共同精神家园 ——读方丽娜的首部长篇《到中国去》 经济生活中两性关系的文学描述 ——谈林雪的《本色》考量爱情的特别方式 第五章 前沿·焦点之论 追问爱情:来自大学校园里的婚恋观报告 “女德”教育剖析与性别关爱伦理建构 女博士后的社会选择与自我认同 如何铲除滋生“家庭暴力”的文化土壤 当代中国婚恋热点问题论坛 ——一场寻找“爱”与“家”的校园行动 “女性回家论”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成因 附录 媒体报道 董静·王红旗:女人的出口,在路上 代刚·王红旗:知天命的“常青藤” 安顿·女性文化研究的一面红旗 李珊·一位如荷的女人,为中国时代新女性文化立标 李晨·王红旗:40岁,女人的出口——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