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儒:从帝尧到孔子
/中山大学禾田哲学讲座
杨儒宾
|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2023年06月 |
コード:492299 453p 23cm ISBN/ISSN 9787108075222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原儒”指的是自尧舜以下直至孔子的圣贤及其儒思。儒门虽自孔始,儒思却其来有自,还原儒学以孔子的面貌问世之前的原初形态,把握儒学在前孔子时代的起源与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上古中国文化价值的蜕变逻辑。 本书从神话传说、经籍史料和出土文物中取得线索,追溯“原儒”的谱系与事件,展现“原儒”如何在巫教、夏、商时期氤氲成形,在两周成就以文王、周公、孔子为代表的经学人文新时代的过程。
目录 序 第一章 当代学术视野下的经学 前言:“原儒”之“原”释义 中国哲学史与经学视野的分歧 考古曙光与经的时刻 前圣后圣:从周公到孔子 第二章 经学的“经”与“学” 前言:经学的危机 常道-原型 敬信的态度与信疑的辩证 环中诠释学与双向诠释学 两重证据与两重诠释 神圣-道的重层诠释学 结论:重回经学大地 第三章 帝尧与绝地天通 前言:神话源头与文明源头 《周书》的“绝地天通” 另类的天地开辟神话:洪水息壤与捞泥造陆 另类的天地开辟神话之二:昔天二后 尧天舜日的三开辟 《尧典》系列的智慧 结论:“度”之书的出现 第四章 大禹与九州原理 前言:良渚文明的讯息 三代巫风:鲧、禹、启 大禹治水与女娲治水 大地原理与九州原理 禹域原理与海洋文化 结语:圣人无间然的禹 第五章 飞翔年代:巫教工夫论 前言:“遂古”之义 宇宙轴之中 神兽高飞 从羽人到圣王 服药、食玉与行气 斋戒与举国若狂 结论:不再飞翔之后 第六章 恍惚的伦理:先秦儒家工夫论之源 前言:儒与斋戒 致斋与散斋 双面“恍惚” “如在”的“在” 恍惚之后:从“心斋”到“思之” 鬼神不死 第七章 般周之际的纣王与文王:新天命观的解读 前言:文王与纣王的形象 纣王的酷刑与酗酒之解读 纣王的“创淫声”“略祭祀”“自信天命”之解读 新天命观与得中 天命观与天下观 变易与不易、忧患与敬 结论:殷周之际的天人之际 第八章 对越精神的兴起:周公的“制礼作乐” 前言:作为事件的“制礼作乐” “相因”与“损益” 巫教礼乐与飞翔之鼓 礼乐的转化:古层与今义 对越精神的兴起 明德与敬德 结论:天人相即的人文精神 第九章 陬人之子孔子:仁与族群政治 孔子的家世 丘也,殷人也 商宋霸图 三代损益说的整合意义 晚年孔子:文化传统与宇宙关怀 结语 未济终焉心缥缈 参考书目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