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古咏史诗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王帅
|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3年03月 |
コード:487937 265p 24cm ISBN/ISSN 9787522712550 |
|
|
|
在庫有
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在庫には、限りがございます。大量注文の場合、ご対応できない場合がございますので、あらかじめご承知おきください。
|
|
|
|
|
咏史詩は、歴史事績や故事に題材を求めた中国古典詩のひとつのジャンル。
本書は、咏史詩の二大テーマである知識人と女性を主題に分析する研究書。また、述德詩、贈答詩、懐古詩、辺塞詩、宮怨詩等と咏史詩との相互関係についても論じてい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动机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 选本研究述评 二 诗歌史研究述评 三 咏史诗整体艺术特点研究述评 四 咏史大家及《文选》咏史诗专题研究述评 第一章 中古咏史诗的概念、类型与艺术特点 第一节 中古咏史诗概念的再界定 一 咏史诗概念的提出 二 学界关于“咏史诗”内涵的讨论 第二节 从“史”的含义看咏史诗的内涵 一 正史载的历史人物与事件 二 传说中的古代事件和人物 三 文学史上虚构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从“咏”的方式看咏史诗的分体 一 檗栝本传的传体咏史诗 二 寄予感怀的论体咏史诗 三 起于“赋得体”的赞体咏史诗 第四节 咏史诗的“三体并峙”:以西晋为例 一 传体咏史诗发展 二 论体咏史诗的新变 三 赞体咏史诗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史为鉴与追述祖德:咏史意识与咏史诗的产生 第一节 两汉史学“致用”思想与咏史诗的产生 一 西汉史学的“致用”思想 二 以史为据:西汉对三代政治的推崇 三 以史为鉴:西汉对秦亡教训的总结 四 西汉文学创作中“咏史”意识的产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述祖德风气与咏史诗创作的兴起 一 述祖题材的产生及“咏史意识”的发展 二 追述先祖:士人诗歌创作的“述祖德”成分 三 颂美先王:乐府述德题材的“史诗”性质 四 述祖德诗对咏史诗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罗列众事:中古咏史诗形式上的特点 一 汉魏咏史诗中“罗列众事”的特点 二 西汉文、赋中“以类相从”的写作方式 三 两汉之际《史记》《汉书》中类传的创立 四 咏史诗“罗列众事”模式形成、衰落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古咏史诗中的士人主题 第一节 中古士族的发展对咏史诗主题的影响 一 两汉“士大夫化”过程对咏史诗主题的影响 二 六朝士人的思想分歧及其对咏史诗的影响 第二节 贤士:汉魏咏史诗中的士人主题 一 士大夫化的历程:汉代咏史诗中的贤士主题 二 依附与独立的矛盾:曹魏文人咏史诗中的贤士 第三节 寒士:左思对咏史诗主题的开拓与创新 一 寒士主题的创立:左思《咏史》的最大创新之处 二 梦想骋良图:寒士理想与志向的真实写照 三 英名擅八区:寒士报国的理想与出路 四 与世亦殊伦:寒士精神境界的解读 五 创格:左思处理古事和古人的方式与角度 第四节 隐士、贫士:陶渊明咏史诗研究 一 陶渊明“隐士”思想的特质 二 主题:陶渊明咏史诗中的隐士与贫士 三 思想:陶渊明咏史诗中对“立名”的思考 四 形式:对咏史组诗的形式的开拓 第五节 名士:颜延之《五君咏》研究 一 名士:陶渊明“立名”思想的实践与完善 二 选材:诗人主体性的增强 三 龙性难驯:对名士“风神”的捕捉 四 形式:咏史组诗的进一步完善 五 鲍照等人对名士的歌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古咏史诗的女性主题 第一节 “咏”的角度的转变:以秋胡妻和班婕妤为核心 一 从节妇到思妇:咏史诗中秋胡妻形象的转变 二 从“有德有言”到“自伤自怜”:班婕妤和楚妃形象的泛化 第二节 “史”的外延的扩展:以“昭君诗”为例 一 昭君本事及其在两晋的发展 二 石崇《王昭君辞》的首创意义 三 “悲胡尘”与“怨画师”:南朝昭君诗内容的拓展 第三节 “诗”的题材的开拓:“铜雀妓”与“长门怨”的写作 一 铜雀妓形象的生成和发展 二 南朝文人对铜雀妓的歌咏 三 自悔何嗟及:南朝咏史诗中的“长门怨” 第四节 咏史诗女性题材传承与发展的原因 一 西晋咏史诗中“崇妇德”主题的成因 二 诗歌的近体化:女性主题转化的内因 三 崇德到娱情:女性主题转化的外因 四 小说的勃兴:南朝咏史诗女性题材来源的扩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古咏史诗与其他诗歌题材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咏怀对咏史的影响:以阮籍为中心 一 “咏”和“史”的比例调整 二 “史”与“我”的进一步结合 三 组诗的形式的开拓与发展 第二节 士人主题转化:咏史诗对怀古诗的催化 一 怀古诗的含义及其与咏史诗的关系 二 兴亡:怀古诗中的家国情怀 三 贤愚:怀古诗中的人物评骘 四 咏史对怀古题材的催化 第三节 咏史和游侠题材的交集和疏离 一 汉魏诗歌中的游侠:曹植《白马篇》的经典意义 二 张华咏史诗中对游侠的矛盾态度及其成因 三 从《白马篇》和《刘生诗》看游侠与咏史的疏离 四 咏史与游侠题材的互动关系 第四节 中古诗歌题材互动的原因 一 从《诗经》到《文选》:对诗歌题材分类的认识过程 二 从《文选》看萧统对诗歌题材的认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