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重文本 - 中国早期电影思想史研究(1896-1937)
/202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史力竹
|
|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2022年11月 |
コード:487106 446p 24cm ISBN/ISSN 9787503971877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本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2020届优秀博士论文丛书之一,就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观念与电影思想作为核心内容的梳理、分析,探究早期电影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对电影思想演进发展历史的研究,重述中国电影学派在不同时间空间场域的传播和演变。对电影思想以及赖以呈显的典型电影文本、重要电影人、电影公司、电影现象等进行系统探究、分析,有助于为当下中国电影、华语电影的现代性表达寻找新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史力竹,山西临汾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电影理论和电影史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思想史与电影认识的辩证 第二节 研究回溯与检视:多元汇通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观者、影像和吸引力:如何与电影达成共鸣关系(1896-1916) 第一节 “从阁楼到地窖”:娱乐化的电影怎样进入大众空间 第二节 默片艺术,日益强化的光影逻辑 第三节 银色的想象、“救赎”与共鸣 第二章 电影的社会化转换、公共话语场域与意义增殖(1917-1928) 第一节 资本逻辑和交互语境原则占据电影市场的循环生产 第二节 全球视角下电影创作的类型化、流行身份与社会文化选择 第三节 视电影为一门艺术:国民情感与“当下”的张力 第三章 电影的意识形态之战:重建市场逻辑和情感逻辑(1929-1937) 第一节 从商业逻辑走向市场逻辑 第二节 电影创作的意义和社会的塑造 第三节 左翼理念与电影情感逻辑:在时代音乐中唱起新声 第四章 对娱乐性的超越:电影主体、“影统”与电影思想史 第一节 超越娱乐性:早期电影思想意识的发生与转换 第二节 电影的知识谱系、“影统”与电影主体思想发展 第三节 “影统”:从电影观念走向电影思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