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史讲义 - 给硕士生的七堂课
                /葛兆光讲义系列 葛兆光
 | 
              
                |  |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 出版年:2022年09月 | 
              
              
                | コード:483831        270p  24cm  ISBN/ISSN   9787100194273 | 
              
                |  | 
              
                | 
                    
                      |  |  |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  |  |  | 
              
                |  | 
              
                | 「葛兆光講義系列」は、歴史学者の葛兆光教授が清華大学や復旦大学でおこなった講義録を、最新の修訂を加えて刊行するシリーズ。本書『学術史講義』は、葛兆光教授が過去20年間に修士課程向けに開講してきた「中国学術史専題」の講義録で、著者自身が繰り返し内容に修訂を加えてきたが、書籍化は初となる。「開場白」(序章)を含めた全8章構成で、古代中国に関する学術研究史、学術史研究の手法と思考法、伝統学術の問題を現代に研究する意義など、大学院生が身につけるべきポイントを、具体的な研究例に沿って解説している。 
 目录
 “葛兆光讲义系列”·说明
 开场白
 一、重新给“学术”/“学术史”确定边界
 二、什么才是学术史?九十年代学术史热中的问题
 三、如何学习中国学术史?读基本文献和经典论著
 四、本课程的内容:古代和现代的两个线索
 第一讲 经学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经学衰,经学史兴
 一、什么是经学?
 二、传统经学史三类著作的检讨
 三、经学史中值得注意的大关节
 四、什么是中国经学诠释的特色?
 五、经学史研究方法例释(一)
 六、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二)
 七、经学史研究方法释例(三)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二讲 诸子学的研究以及《太一生水》
 引言:从何炳棣的“画龙点睛”论说起
 一、诸子年代的公案
 二、所谓“诸子时代”究竟是什么样子?
 三、考古发现与诸子时代的再认识
 四、和儒家学说一样重要的古代诸子学说
 五、个案:解读《太一生水》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三讲 《魏书·释老志》与佛教史研究
 引言:从《魏书·释老志》的研究史说起
 一、魏晋以后佛教兴盛之原因
 二、《魏书·释老志》的背景解说
 三、《魏书·释老志》佛教部分之意义
 四、佛教百年:《魏书·释老志》与《隋书·经籍志》
 中有关佛教史论述的比较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四讲 关于《老子想尔注》的文献学研究
 引言:我想讨论的问题
 一、关于《想尔注》:敦煌文书中道教文献的意义
 二、考证古书年代和真伪的原则及其问题
 三、关于《想尔注》成书年代的各种说法
 四、《想尔注》的内容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五讲 禅宗的历史学与文献学研究:以神会为例
 引言:禅宗史上的神会和尚
 一、关于神会的传统禅宗文献
 二、敦煌文献的发现及其启迪
 三、对神会在禅宗史上意义的重新发掘
 四、重新检讨的结果:方法和结论之间
 五、在胡适的延长线上:文献学与历史学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附录1:7-8世纪之间禅门大事记】
 【附录2:《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简注】
 【附录3:胡适有关禅宗史研究年表】
 【附录4:胡适有关禅史的两段论述】
 第六讲 《明儒学案》以及明代思想与社会研究
 引言:明代思想史的基本脉络及其定型
 一、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一)
 二、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二)
 三、明代思想史的背景(三)
 四、区域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五、结语:研究方法上的问题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第七讲 有关戴震研究的学术史
 引言:思想史中的人物研究
 一、同时代人关于戴震的记忆和理解
 二、汉学还是宋学,考据学家还是哲学家,民族主义者还是启蒙
 主义者?戴震的研究史
 三、梁启超和胡适:1920年代对戴震的解释
 四、放回历史背景中:重新理解戴震
 五、结语:取代顾炎武?戴震作为新思想的典范
 【参考论著】
 【阅读文献】
 附录 现代学术史部分·阅读篇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