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 上 華語片 /新美學
梁良
出版社:新銳文創
出版年:2022年08月
コード:482285   319p  21cm ISBN/ISSN 9786267128299
 
価格 4,620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梁良は台湾の著名な映画評論家。本書は50年以上に及ぶ梁良の映画評論人生の中から特に優れた評論を集め、「焦点時代:1930年代的中国電影」、「焦点話題:金馬奨作品」、「歴史三階段的華語電影」の三章に分けて収録する。「華語片」と「外語片」の上下二冊に分けて刊行され、本書はそのうちの「華語片」にあたる。1931年から2021年までの華語映画の歴史的変遷を窺い知ることができる一冊。

★收錄電影年代從1930年代到2021年,呈現跨越近百年的華語電影流變!
★資深影評人持續50年的影評寫作,從文字中窺見影評人觀點和評論風格的演進!序
〈推薦序 影評的寶山──梁良老師50年影評精選〉

 梁良老師是國內非常重要的電影評論者,這次用兩本影評書紀念自己的五十年創作生涯,饒富意義。
 老師在自序中只針對影評略述,事實上,他個人除文字創作,在製作電影以及電影教學更是投注不少心力,老師好奇心強烈,也與時俱進跟著時代的腳步脈絡不斷進步!提攜後進亦不遺餘力,嘉惠眾人。
 本人就是受到老師照顧的人,從電影評論的新人到成為他學生,如今有機會為老師這套書寫一點文字,真是點滴在心,無比光榮!
 只要對電影發展史略有涉獵的人,看到本書的目錄就會超興奮,老師按照時序編排,使內容也變得具有工具書功能,想按圖索驥那真是挺方便。
 譬如最前面第一單元「焦點時代:1930年代中國電影」,介紹了非常少見的左翼電影,網羅了當時重要的電影公司(明星公司、聯華公司……)與明星(胡蝶、阮玲玉……)導演(鄭正秋、孫瑜、吳永剛、蔡楚生、費穆……),也針對他們當時對電影的創見加以敘述,稍微列舉幾項如下:
 《姊妹花》董克毅「同一畫面出現姊妹兩人表演」的特技攝影;
 《小玩意》孫瑜導演擅長以完整劇本結構,道具,情感場面的調度打動人心,是一部以小喻大的傑作;
 《神女》阮玲玉,為中國女性留下鮮明影像,以超越當時的自然演技表現主角「在受屈辱的生活中,仍保持有純潔的心靈,與高貴的人格」。
 《大路》突破「俄式蒙太奇,使用單鏡長時間鏡頭運動」。裸露男子下體,主角茉莉與丁香具濃厚同性戀意味……,讓人窺探當時電影實驗的大膽與突破!
 再來,最讓我感興趣的,莫過老師對金馬獎的評論:包括評審手記與從第六屆到第五十八屆十七部作品短評兩部分。金馬獎從充滿政治意義的強人祝壽儀式,到變成所謂的「華語」影壇奧斯卡,被稱為全世界最難拿到的電影獎,當中的變革當然是饒富意趣。
 我也很喜歡老師對李行導演與張永祥編劇之間的描述,基本上讓大家知道這兩位執臺灣電影製作局面相當長時間的組合,如何改變了臺灣電影的面貌!〈悼念臺灣編劇第一人──張永祥〉,這篇大概也是臺灣寫張永祥老師最全面與最權威的側寫!大家一定要仔細欣賞。
 老師也對比了第二十八屆(1991)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三小時版本與四小時版本之差異與優缺點,可以看出老師對電影執迷的程度與用心,還有電影破天荒以兩種版本上映,也道出其中原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是我個人相當喜愛的作品,能跟梁良老師有一樣的看法真是與有榮焉!
 最後,我必須跟大家抱歉,這套影評書內有太多值得一一轉述的金句,我很想每一篇都來分享,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還要大家購買書籍,好好地入寶山挖礦!
 電影是如此迷人的東西,看梁良老師用了一生的心血努力累積這些文字,讓後輩的我肅然起敬之餘,也必須請大家重視電影評論這一行,可能在文字創作的行列裡,影評行業在臺灣不能得到太多掌聲,尤其現在網路發達,任何人都可以自己找到平台發表,但相對地在品質上也呈現非常兩極的走向,各種媒體的評論講究快速,所謂的評論也容易被片商導引與業配化、廣告化,像老師這樣秉持評論者應有風範者已越來越少見,沒有對電影有宛如信仰般的宗教情操,實難以維持。當然不是評論者最大,觀眾、電影創作者也同時引領一定的走向。不過能「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當是我自己身為評論者,也必須要有的素養,這也是《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兩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僅與大家分享!謝謝!

彌勒熊
2022年7月8日

目錄
【推薦序】影評人不易為/吳思遠
【推薦序】引路的影評人梁良/李祐寧
【推薦序】回眸評影五十年華/王曉祥 Ivan Wang
【推薦序】豈止三同而已/蔡國榮
【推薦序】超過半個世紀的知交/黃國兆
【推薦序】影評的寶山──梁良老師50年影評精選/彌勒熊
【推薦序】一個忠實讀者的老實話 讀《梁良影評50年精選集》有感/史蒂夫

自序
導讀

【焦點時代:1930年代中國電影】
《姊妹花》
《小玩意》
《神女》
《新女性》
《漁光曲》
《人生》
《大路》
《桃李劫》
《浪淘沙》
《狼山喋血記》
《夜半歌聲》

【焦點話題:金馬獎作品】
A.評審角度
2007第四十四屆金馬獎的評審手記
2008華語電影三分天下的金馬獎
金馬獎其實是「華語日舞影展」
B.17部最佳劇情片短評
第6屆《路》
第10屆《秋決》
第16屆《汪洋中的一條船》
第26屆《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28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第35屆《天浴》
第40屆《無間道》
第46屆《不能沒有你》
第47屆《當愛來的時候》
第51屆《推拿》
第52屆《刺客聶隱娘》
第53屆《八月》
第54屆《血觀音》
第55屆《大象席地而坐》
第56屆《陽光普照》
第57屆《消失的情人節》
第58屆《瀑布》

【歷史三階段的華語電影】
A.新電影之前
悼念臺灣編劇第一人──張永祥
《破曉時分》
《冬暖》
《再見阿郎》
《窗外》
《洪拳與詠春》
《半斤八兩》
《少林三十六房》
《大輪迴》
B.新電影時期
「第一屆電影欣賞獎」選後感言──並比較《海灘的一天》與《油麻菜籽》
李安受到好萊塢歧視嗎?
《六朝怪談》
《投奔怒海》
《國中女生》
《七匹狼》
《愛在他鄉的季節》
《滾滾紅塵》
《客途秋恨》
《明月幾時圓》
《異域》
《黃袍加身》
《推手》
《阮玲玉》
《西部來的人》
《暗戀桃花源》
《皇金稻田》
《青少年哪吒》
《飲食男女》
《活著》
《超級大國民》
《麻將》
《海上花》
《黑暗之光》
C.新電影之後
香港回歸十年的十大經典港產片
《賽德克‧巴萊》的成功之「謎」
《那些年》的新思維與市場效應
《雙瞳》
《藍色大門》
《詭絲》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最遙遠的距離》
《海角七號》
《停車》
《九降風》
《淚王子:清泉一村的故事》
《台北星期天》
《艋舺》
《父後七日》
《麵引子》
《陣頭》
《女朋友。男朋友》
《看見台灣》
《KANO》
《白米炸彈客》
《我的少女時代》
《紅衣小女孩》
《灣生回家》
《想入飛飛》
《輝煌年代》
《熱帶雨》
《返校》
《幻術》
《夕霧花園》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怪胎》
《孤味》
《削瘦的靈魂》
《當男人戀愛時》
《美國女孩》
《該死的阿修羅》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