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風起南洋: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 /文學視界
韓晗 主編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2022年08月
コード:482284   265p  24cm ISBN/ISSN 9786267088876
 
価格 4,620円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カートに入れる
2020年に武漢大学国家発展研究院主催で行われた国際学術会議「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の論文集。マレーシア華人の華文教育、民族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などに関する学術論文全14本を収録する。

二○二○年秋天,我的同事韓晗教授作為召集人,聯合莫泰熙先生、令狐萍教授與盛靜教授三位學界先進,由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發起主辦「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國際學術會議。這次會議非常成功,我在大會前作了致辭並在雲端全程與會,親眼見證了這場盛況。後台資料顯示,旁聽者多達數十萬人。會議結束後,韓晗教授和同事們不辭辛勞,用一年的時間奔走聯絡、評審文稿,終於完成了論文集《風起南洋──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的編輯工作,並由臺灣秀威資訊科技出版。邀我作序,我欣然應允。
馬來西亞華人是海外人數最多的華人族群,也是馬來西亞本地民族之一,1957年,馬來亞華人一度約占總人口的40%,如今占馬來西亞總人口近四分之一。據歷史記載,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溯至漢代,明代鄭和下西洋與晚清先後經歷過兩次大規模內地移民南下,時稱「下南洋」。馬來西亞華人不但人數龐大、歷史悠久,而且精誠團結、自信自強,對家鄉充滿感情,是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的重要載體。
鄭和下西洋是馬來西亞華人群體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起點,王潤華先生、安煥然教授在這次的會議報告中都談到了鄭和下西洋。清代詩人黃叔璥亦曾有詩:「生兒出浴向河濱,仙氣長留冷逼人。三保當年曾到處,南洋諸國盡稱神。」這裡的「三保」就是俗稱「三保太監」的鄭和,遠航出海的鄭和,得到了南洋民眾的支持與愛戴,這就是安煥然教授講的「軟實力」。黃叔璥是首任臺灣巡察御史,任期曾乘船考察東南及南部海域諸島嶼,寫了八卷本的《台海使槎錄》,我想他的話還是有可信之處的。兩位教授的大作對於這一問題均有深刻洞見,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近代以來,馬來西亞華人積極參與中國現代化進程。晚清時,「錫礦大王」胡子春捐款建粵漢、蘇浙、漳廈三條鐵路,為中國南方現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孫中山先生曾數次來到馬來西亞的檳城、怡保、吉隆坡、麻六甲等地宣傳革命,余東雄、李晚等馬來西亞華人,在孫中山先生的邀約下,積極投身革命,獻身國家,成為彪炳青史的辛亥志士。抗戰時期,馬來西亞華人相繼成立馬來亞華人各界抗敵後援會與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願與國內同胞共紓國難,書寫了馬來西亞華人發展史上最為壯麗的史詩。這次我看到錢杉杉博士參會的論文就是專論南洋與「革命」的關係,這個話題非常值得研究,年輕一代關注這個議題,說明了這裡有常做常新的學問。
最近四十餘年,馬來西亞華人來中國內地讀書、經商、就業者甚眾,以武漢大學為例,我校多個學院常年招收為數不少的優秀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如出席這次會議的林志敏教授就是武漢大學優秀校友,曾師從於我的同事尚永亮教授,如今林教授在文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卓異的成績,成為了馬來西亞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學者,為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的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在這裡我向林志敏校友由衷表示祝賀。
蓋因馬來西亞華人文脈深厚,故而其故事也極其豐富。在馬來西亞華人數百年發展歷程當中,有各種精彩的故事,他們熔鑄成了馬來西亞華人靈魂中的歌與詩。當中既有他們為爭取平等權利而不屈不撓的抗爭史,也有與其他族群並肩努力、相互提攜的奮鬥史。因此,這些故事不但包括史詩般的宏大敘事,還包括那些在偶然之間扣人心弦的歷史片段,它們是馬華文化這首交響樂中的主旋律與各種音符。在這次與會學者的論文中,我看到上述問題都有較為細緻的論說,一些觀點與知識使我耳目一新,獲益不少,這裡不一一詳述。
馬來西亞作為南洋的重要組成,它其實是許多近代中華傑出人士的萬里鄉關,這裡發生的一切故事,都與中華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地理位置上看,它雖看似孤懸在外,但卻在精神上從未脫離中華文化而遺世獨立,它不是「不知有漢何論魏晉」的世外桃源,而是與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呼吸、共命運的天涯故園。這背後是上千萬南洋華人生生不息、世代耕耘的結果,當中許多馬華兒女,以海風山骨的拼搏精神,做到了「子孫永遠比較像華人」(借莫泰熙先生語)。我們舉辦的這次會議與編輯出版的這本論文集,就是以學者的方式向馬華朋友們致敬。
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多年致力於國家文化、國民文化研究,特別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諸問題的思考。在同事們的努力下,這些年我們確實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當然這也與海內外同行學界的支持密不可分。這本論文集的出版,既是我們與諸位學界先進友誼的結晶,也是大家支持我們的證明。在此我也希望,海內外學界同行朋友們能攜起手來,為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研究的未來,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目錄
序/傅才武

第一輯 馬來西亞近代華人文化先驅的事蹟與活動
華教精神:林連玉古體詩的自我形象/潘碧華、成茉莉
新馬地區華人革命情感與中國人際網路建構──以張永福、林義順為對象/錢杉杉、何啟才
康有為在檳城的著述運思及其旨趣──以《四書》新注為中心/蔣明

第二輯 近代以來馬來西亞與中國的文化政治互動
鄭和登陸麻六甲以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王潤華
軟實力和硬實力:鄭和下西洋與滿剌加/安煥然

第三輯 馬華文化歷史資源的現代化轉化
從民俗文化角度探討馬來西亞華語特有詞彙──以節日習俗和信仰風俗為例/袁敏棻
基於冰山理論的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媽祖文化產業品牌發展模式/謝雅卉
獲取「符號資本」的歷史重構:馬來文學、馬英文學與馬華文學的族群敘事及其馬共歷史的建構/莊薏潔
女聲/身、創傷、種族政治:馬華呂育陶、傅承得、葉貝思的「五一三事件」文學敘事及其指涉意涵/李樹枝

第四輯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如何走出歷史、面向未來
馬來西亞華教之我見/莫泰熙
族群政治與文化權利: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思考/陳奕平
馬來西亞的中文高等教育綜述/洪麗芬
廈大馬來西亞分校華族生華語、馬來語、英語學習歷程與水準之訪談及問卷調查評測/金美
文化傳承及認同是獨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獨中華文教學現況初探/李保康

風起南洋,詩承中華──《風起南洋──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族群認同與多元文化》編後記/韓晗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