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王阳明致良知之教
                
                精装 郝永
 |  
                |  |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 出版年:2022年08月 |  
                | コード:482031        553p  23cm  ISBN/ISSN   9787101158069 |  
                |  |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观点,是阳明学的一个最为核心的命题,形成了“致良知”心学哲学体系。王阳的“致良知”哲学,不仅是纯粹的理性思辨,还是感性的诗意栖居;不仅是形而上的静态理论,还是形而下的动态教传,是为其“致良知”之教。本书对王阳明“致良知”哲学和“致良知”之教,不唯从《传习录》入手,还通过对大星文篇的文本细读、对文献本身的细致钩沉,对王阳明的“致良知”之教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全面介绍了“致良知”之教的内容,以及这一命题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尝试对阳明后学做—全面观照,从而加深对宋明理学这—学术思潮的理解。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致良知学,教传之基
 第一章 致良知哲学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答陆原静书》:良知本体性之专论
 一、良知是超越时空的恒久万能存在
 二、良知超越而不超然,是通贯体用的实存
 三、良知无前后内外浑然一体
 四、良知超越功利
 五、“孔颜乐处”之“乐”是良知
 六、以“镜”喻良知,以“病疟”喻功利私欲
 第三节 《答欧阳崇一》:良知体用之辩论
 一、先天良知是本体,后天知识是作用
 二、良知是本体,思虑是作用
 三、“集义”是致良知
 四、致良知与逆亿(猜疑)
 第四节 《答聂文蔚》:致良知工夫论及其效用境界论
 一、“必有事焉”是致良知
 二、“真诚恻怛”地应事接物是致良知
 三、致良知之效:“天下大治”境界
 第五节 结语
 第二章 致良知经学
 第一节 概引
 第二节 《五经臆说》:致良知经学初建构
 一、《五经臆说序》
 二、《五经臆说十三条》
 第三节 《礼记纂言序》:致良知《礼》学之阐述
 第四节 《大学》学:致良知学之归宿
 一、《大学古本序》
 二、《大学问》
 第三章 辨朱子,发象山
 第一节 辨别朱子
 一、《朱子晚年定论序》
 二、袁庆麟《朱子晚年定论跋》
 三、《答罗整庵少宰书》的辩解
 第二节 发明象山
 一、《象山文集序》
 二、《答徐成之》二书的分辨
 第四章 书院、学校记文阐发
 第一节 王阳明与宋明理学大家的书院记
 一、书院建修的官方背景性
 二、书院的儒学传承性
 三、对官学致良知教育不足的补充性
 ……
 第二篇 贬谪龙场,走向良知
 第三篇 致良知教,推而广之
 第四篇 后学弘教,域外播扬
 主要参考文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