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诸仙纪:中国仙话八议
严优
|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2年08月 |
コード:481686 462p 21cm ISBN/ISSN 9787301330593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是一本对中国仙话(与具有全球普适性意义的神话相对应)进行解读的学术普及型作品。仙话是“以记叙神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追求长生不死和人的自由为中心主题,情节结构曲折离奇,反映人类渴求生命永恒和幸福美满生活愿望的一种叙事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模式,可视为我国独有的或曰具有“标识性”的文本。与神话主要反映不同民族在远古童年期的观念相比,中国漫长历史时期中不同阶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某些“共识”在仙话里以幻想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表达。这些共识或观念,包括但不限于中国人对神灵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对生死及生命形态的思考,对规则与自由的思考,对性别关系及各自地位的思考,等等。仙话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型,至清代余绪不绝。中国仙话研究滥觞于20世纪初,经过鲁迅、茅盾、闻一多、袁珂、谭达先、张磊、罗永麟、郑土有、梅新林、干春松等等为代表的数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仙话学”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本书的叙述和讨论,就建立在前辈们这些可贵的学术成就基础之上。本书所涉仙话的时间跨度与仙话的整个发展历程大致相当,上至春秋的《左传》、战国的诸子著作、《山海经》等等,下至清人笔记与世情小说、神魔小说;书中分上下两编,以专题的方式对中国仙话的基本形态和类型进行了梳理,对带有原型意味的神仙故事及人物形象进行了生动的讲述、深入的考辨和解析,对其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的意义和形象的嬗递、变迁和变异及其投射出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进行了透彻的阐释,是一本可读性与学术性、选题新奇性与内容的严肃性兼具的作品。
目录 序言 前言 上编 关于神仙的冷热知识 第一单元 神仙的来历 古神:海神怒惩秦始皇 巫师:从巫咸到女祭 传说人物:赤松子和他的朋友们 道家自创:神乎其神的若士 历史人物:神仙都爱橘中戏 修道者:开宗立教张天师 第二单元 从仙界“体制”看神仙类别 天仙:镶嵌在庞大的中 地仙之一:老实干活的体制派 地仙之二:安守洞天福地的中间派 地仙之三:利益得兼的原教旨派 散仙之一:早期隐逸高士 散仙之二:无政府派逍遥到底 第三单元 成仙的技术 那些可致长寿的食材 也不必非得吃 外丹:淮南王的奇迹 内丹与房中术:从容成公说起 白日飞升:黄帝乘龙 作为接引者的瑞兽 火烧登仙:啸父的排场 尸解:皮囊的魔术 另辟蹊径:脉望坠星之法 第四单元 仙术与法门 预言:城陷为湖 禁咒术:徐仙姑的惩罚 符箓术:急急如律令 隐身法:看不见的李仲甫 时空扭曲:费长房缩地脉 无碍之路:崂山道士穿墙过 变你之形:板桥三娘子 幻术:你对月亮都做了些什么 打破维度之锁:画中人 下编 关于神仙的远近往事 第五单元 从人界到仙界 人类愿望的阶梯 长寿:彭祖及“数字化”生存 转世:金童玉女七世姻缘 复活:镠民们的秘密 永生:长毛有翅的古拙仙 仙乡到底在何方 第六单元 道教神仙体系的大“流量” 玉皇大帝与话语权 太上老君沉浮记 二郎神听调不听宣 你与雷神的距离 逆子哪吒,少儿不宜 爱之往迎:福禄寿喜财 避之不及:凶煞穷厉瘟 东岳大帝与碧霞元君 来,干了这碗孟婆汤 一城当家神城隍 可大可小的土地神 家神灶王爷与灶王奶奶 监察神的:三尸神 第七单元 男神仙的嬉与游 名流范儿:洪崖先生和他的坐骑 偶像派:王子乔的鞋子戏法 高冷:姑射山之神人 谪仙人:东方朔是什么来历 人仙之间:去问严君平 老顽童:左慈逗你玩儿 最著名组合:八仙集结 第八单元 女神仙的乐与怒 玉女们:转教小玉报双成 圣母的慈悲:妈祖救厄 老祖母:骊山老母广收徒 孕嗣保障组:子孙娘娘大家族 神的尊严:麻姑指爪风波 学术派:那一场旷世盲棋 神女无情:江妃邂逅郑交甫 卑屈成神:厕神兼乩仙紫姑 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