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无锡农村的地权、租佃与经济发展(1840-1952) 张会芳
 | 
              
                |  |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出版年:2022年05月 | 
              
              
                | コード:481556        245p  24cm  ISBN/ISSN   9787522802367 | 
              
                |  |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 
              
                | 本书稿利用民国以来不同机构与个人对无锡农村调查留下的丰富资料,参考国内外学界的大量研究成果,对于土地改革前无锡农村土地占有的情况、土地租佃关系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在两个方面做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一是以县作为分析研究农村社会的土地占有形态和租佃关系的基本单位是合理的,二是在一县范围内,不同的地区之间,土地的占有情况、租佃关系、经济结构中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程度,差异甚大,因此,土改的经济效果也是复杂的。在接近城区、人均占有土地较为有限的地方,农民对于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的需求更为迫切。从无锡的经验事实说明,对于农村问题的分析,不能脱离其整体经济环境,必须以更为广阔和综合的视角来看问题。对于部分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而言,尤其如此。无锡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农村发展的趋向。 
 目录
 绪论
 一 土地问题研究回顾
 二 研究单位的确定
 三 无锡研究的意义
 四 主要内容及资料概述
 第一章 “小上海”的崛起
 一 传统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 近代工业的兴起
 三 乡村经济的变化
 四 多样的乡村风貌
 第二章 无锡农村土地占有概观
 一 1929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调查
 二 土改时期的调查
 三 两个时期调查结果的比较
 第三章 土地占有的变化趋势
 一 地主阶层户口增长的原因
 二 地主占地数字增加的实质
 三 中农阶层经济力量的提高
 四 分散化,还是趋中化?
 第四章 土地占有的实态
 一 不均衡的苏南
 二 无锡的地域差别
 三 地主的规模
 第五章 影响土地分配统计的因素
 一 调查地点和范围的选择
 二 公田的归类
 三 “外地业主”因素
 第六章 无锡农村租佃关系及其变化
 一 两种不同的租佃关系
 二 租佃关系的变化
 三 变化的不均衡
 四 无锡在苏南的代表性
 第七章 土地改革的原则与权变
 一 地租与减租
 二 田面田的抽补与折价标准
 三 地主占有土地与土改没收征收范围
 四 地域差异与土地分配单位
 第八章 土地改革后的无锡农村经济发展
 一 解放前后的工商业发展与农村经济
 二 土改后的农业生产
 三 土改后的农村经济
 四 土改后的农民生活
 结语
 附录
 一 无锡县行政区域划分
 二 相关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