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政序与文采:文道之间的《文心雕龙》
李智星
|
|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22年05月 |
コード:481181 196p 25cm ISBN/ISSN 9787306074867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书主要对《文心雕龙》进行研究,分为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由一篇导论和八篇论文组成,其中大部分已刊载于《哲学分析》《中国美学研究》等刊物和已出版的文集汇编。上编由三篇文章组成,分别透过宗经与变骚、古体与新声、儒学与文学之间的关联揭示刘勰关于“文”的思想把握。中编两篇文章透过儒家传统王政观中的王道和文教概念,为把握刘勰的“文-道”观提供了思想视角和脉络。下编是散论。本书从哲学思考方面去阐释和剖析《文心雕龙》一书中,刘勰所坚持赓续的儒家传统圣王政序观中的文教治理关怀和关于文的美善想象,以及他所强调的文道合一。全书行文流畅,哲思深刻,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目录 序言 导论:一个阐释框架 一、儒学与玄学之争 二、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 三、北南方之间的《文心雕龙》 四、《文心雕龙》学相关文献述要 上编:正变之间 在经学与文学之间 ——重读刘勰辨骚论和宗经论 一、“儒林”与“文苑” 二、《辨骚》篇绎旨:对新变文学成就的双重态度 三、重审文学宗经论 四、余论 “《文心雕龙》学”介入古今之争的可能性 ——从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说起 一、《屈子文学之精神》的怀抱何在? 二、在王国维与刘永济之间看《文心雕龙》的文学正变观 三、刘勰的文学“经一权”通变论及其启示 四、结语 刘勰的儒士身位 一、引言 二、刘勰“高贵的谎言”? 三、由《正纬》看刘勰的儒士身位 四、所谓“以子书自许”的《文心雕龙》 五、结语 中编:政治与文学 以诗文行教化 ——儒家传统王政观中的王道与文教 一、引言 二、儒家王政观解析 三、从圣王到君子 四、君子作为王政的文教担纲者 五、结语:文道合一的原则与《文心雕龙》 附:刘勰的“诸文体皆出于王官说” 《文心雕龙》中的文变问题到政变问题 一、讹滥时文 二、汉赋侈艳 三、战国诡俗 四、王者之迹熄 下编:散论 儒踪玄影 ——《原道》篇里的天道、人道与文道 一、王者的“道之文” 二、亦儒亦佛的《原道》篇? 三、刘勰的“道” 四、《灭惑论》析疑 五、圣王的天道和人道:《原道》篇的微言 六、《正纬》篇的藏天与务人 镕铸君子与文人作家 ——刘勰《宗经》《体性》篇的心性教育 一、文人时代的作者个体心性 二、圣王作者观降解的发生 三、文人个体文心在经典精神中融构为君子一文人的个体文心 四、结语 以圣王文心为师 ——刘勰《征圣》篇里的“文心”形塑 一、圣文的政教性意义:君子心性是陶铸文人心性的底色 二、圣文的文章学意义:为文人作文担当文学上的典范性 三、总结 余韵:《文心雕龙》与古今文学之争 参考文献 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