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屈原辞文体研究
张世磊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年06月
コード:481146   235p  24cm ISBN/ISSN 9787522700809
 
価格 5,808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屈原辞文体研究是从文体学视角出发研究屈原辞。先秦文体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文章之体类与文本之体征。建立在对文体内涵的这一理解上,从文章体类上讲,屈原辞可分为诗体与赋体两大文类。因为同一文类下的篇章又存在文本体征上的差别,这就需要对屈原辞各文类下的具体篇章从文本体征上进行再分辨。如屈辞诗体中,《离骚》篇中的抒情主人公不能直接看作是屈原,而是屈原有意设置的一个“巫”形象,《离骚》可以看作是屈原托言于巫口,让神巫替自己说话表达,据此可视《离骚》为托言体诗。《天问》《九歌》等篇皆各有其特点。刘勰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势”就是风格,不同的文体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屈原辞各篇章主题情感不同,体式不同,展现出来的风格也各异。屈原辞悲郁感人,言辞精美,恢弘瑰丽,其文体样式在后世被广泛继承和模仿,影响了后世文学文体写作,其中对赋体文学创作的影响尤为明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战国历史语境下的文体生成及其内涵
第一节 仪礼制度与文体生成
第二节 士人个体创作下的文体生成
第三节 战国时期文体概念内涵
第二章 屈原辞文体特征与文类划分
第一节 屈原辞诗体论证
第二节 屈原辞赋体论证
第三章 屈原辞诗体再分辨
第一节 《离骚》:托之巫口的托言体诗
第二节 先秦著图训政传统与《天问》题画体论证
第三节《九章》:九体组诗的开创
第四节 《橘颂》:摹物象志的古颂变体
第五节 《九歌》文体论
第四章 屈原辞赋体再分辨
第一节 士人之伤与《卜居》《渔父》问对体言志赋
第二节 孤寂心灵的自慰与《招魂》骋辞描摹大赋抒写
第五章 屈原辞文体风格论
第一节 文体风格理论及屈辞文体风格研究现状
第二节 悲怨与风骨:骚类诗体情志风格论
第三节 从“文质彬彬”到“即体成势”:骚类诗体风格的开创意义
第四节 激愤与警策:《天问》风格论
第五节 凄婉与缠绵:《九歌》风格论
第六章 屈原辞文体的流变及影响
第一节 屈原辞文体对宋玉诗、赋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招魂》“楚美”铺写对汉代骋辞大赋的影响
第三节 《卜居》《渔父》对问对辩难言志赋体的影响
第四节 汉代拟骚诗与骚体赋异同的文体学探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