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亞思想交流史中的脈絡性轉換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精装 黃俊傑 安藤隆穗 編
 | 
              
                |  |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 | 
              
              
                | 出版年:2022年01月 | 
              
              
                | コード:480831        451p  22cm  ISBN/ISSN   9789865452711 | 
              
                |  |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 
              
                | 本書所收15篇論文,是兩位編者所合作的三次國際研討會所發表論文的選輯,全書環繞在思想交流史中常見的「脈絡性轉換」現象加以分析。 本書第一部6篇論文,都在東亞思想交流史視野中,探討儒學重要概念所經歷的「脈絡性轉換」;第二部9篇論文,從近代日本與西歐思想交流的視野,分析近代日本思想的「脈絡性轉換」之過程及其結果。本書揭開色彩繽紛的東亞思想交流史中,多元文化碰撞、協商與轉化的深度、高度與厚度。
 
 目次:
 序/周藤芳幸
 
 第一部 儒學的脈絡性轉換與東亞思想交流史
 
 導言/黃俊傑
 第一章 儒學的脈絡性轉換與東亞思想交流史/黃俊傑
 一、引言
 二、東亞思想交流史中「脈絡性轉換」的步驟與「脈絡」的類型
 三、兩種「脈絡性轉換」及其效果
 四、「脈絡性轉換」過程中的中介人物與政治力的作用
 五、結論
 第二章 「仁」概念日本化的三種類型──以仁齋學、徂徠學、闇齋學為中心探討/藤井倫明
 一、前言
 二、孔、孟的「仁」與朱子的「仁」說
 三、日本接受「仁」概念的三種類型
 四、小結
 第三章 孟子政治思想在德川學者的脈絡性轉換之關係類型/張崑將
 一、前言
 二、脈絡性轉換的「增減」關係
 三、脈絡性轉換的「對立」關係
 四、結論
 第四章 從「儒學」到「儒教」的脈絡性轉換──「西學」與朝鮮思想史的轉換點/許怡齡
 一、序論:思想轉換點的存在
 二、正祖朝的西學與朝鮮儒者之經典詮釋
 三、高宗朝儒學的「國教化」
 四、結論
 第五章 東亞思想交流中的脈絡性轉換問題──以越儒黎貴惇與范阮攸為例/林維杰
 一、前言
 二、脈絡性轉換的理論模式與日、韓儒者的例證
 三、黎貴惇的理氣論思維
 四、范阮攸的《論語愚按》
 五、結語
 第六章 從「文明」論述到「文化」論述: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的一個重要轉折/黃克武
 一、前言
 二、「文明」與「文明史」
 三、「文化」與「文化史」
 四、文明、文化與科玄論戰
 五、結論
 
 第二部 近代日本思想的脈絡轉換與東亞的新課題
 
 導言:課題與局限/安藤隆穗
 第七章 日本思想中的西歐受容與近代脈絡的成立──以「社會思想史」的成立為例/安藤隆穗
 一、日本思想的近代脈絡與「社會思想史」
 二、馬克思主義與「社會思想」的出現
 三、「日本資本主義論爭」與「社會思想史」的胎動
 四、「社會思想史」的成立與戰後思想的近代
 五、結語
 第八章 日本近代化與英國近代思想/水田洋
 第九章 日本對於西歐近代思想與外國文學的受容──山室靜的文學、自由、人性/大塚雄太
 一、前言
 二、山室靜的生涯以及思想形成──從誕生到二次大戰結束前後
 三、對馬克思主義的接近與遠離
 四、近代與小說的隘路
 五、德國浪漫主義與童話的自由
 六、結語
 第十章 脈絡轉換與他者認識──以武田泰淳和竹內好的中國敘述為中心/朱琳
 一、序言
 二、武田泰淳的「滅亡」思想和戰後知識分子論
 三、竹內好的「掙扎」思想和日本近代論
 四、武田泰淳與竹內好的中國認識中表現出的脈絡性轉化
 五、結論
 第十一章 梁啟超「東學」的重探──是福澤諭吉?還是德富蘇峰?/川尻文彥
 一、前言
 二、梁啟超的「盜用」與德富蘇峰
 三、《大陸報》的「抄襲」批判
 四、《革命逸史》與馮自由
 五、德富蘇峰?還是福澤諭吉?
 六、結語
 第十二章 丸山真男思想中的「永恆與時間」/區建英
 一、緒言
 二、價值哲學與歷史主義的糾結
 三、早年思想史研究的歷史主義及其矛盾
 四、戰後對「超歷史的」價值的進一步體悟
 五、「永恆與時間」的方法化
 六、結語
 第十三章 從丸山真男的「古層」視點看日本的歷史意識/區建英
 一、緒言
 二、「古層」論的對象與方法
 三、「永恆與時間」的類型比較
 四、參照黃俊傑關於中國歷史思維的研究
 五、〈歷史意識的「古層」〉
 六、結語
 第十四章 現代藝術思想與藝術之制度化/枝川明敬
 一、現代藝術思想
 二、藝術的制度化
 第十五章 產業政策再辯:試論經濟學理論的「脈絡性轉換」現象/蔡大鵬
 一、引言
 二、林毅夫的「有為政府論」
 三、張維迎的「產業政策無用論」
 四、相關學術爭鳴
 五、基於國際貿易理論視角的評述
 六、基於「援助之手」和「攫取之手」視角的考察
 七、基於「脈絡性轉換」視角的考察
 八、結論
 後記/安藤隆穗
 跋/黃俊傑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