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
精装
〔美〕高彦颐 著 李志生 译
|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2022年05月 |
コード:479644 455p 24cm ISBN/ISSN 9787214263414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本书认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制的,她们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目录 上卷 情史与社会秩序 第一章 都市文化、坊刻与性别松动 货币和社会等级的失序状态 出版的繁荣和读者大众的诞生 官刻和家刻 坊刻:为钱而出书 书商:越界文化的建筑师 个性摹写与人际交往 女性读者:道德消费与娱乐消费 女作家:清物与清玩 浮世中的社会性别关系 第二章 情教的阴阳面:从小青到《牡丹亭》 痴迷的读者:三妇传奇 《牡丹亭》中爱情的戏剧性表现 男性对情的辩护 情和仪式的女性世界 情迷下的女性阅读 情、性和婚姻的神圣性 彩凤与乌鸦:其他女性的共鸣 小青传说的发展 对女性写作的怀疑 天才的命运 小青——妒妇的牺牲品 男人、妻和妾:妇妒的话语 情迷和社会性别关系 中卷 妇女性别的重写与重读 第三章 丈夫与女中丈夫:女性角色的错位与延伸 女性的分类 置身于家庭内外:家庭生活话语 对女性才华的推助 巡游的女塾师 女文人:如有威望的男人一样的职业作家 彩凤和乌鸦:角色的倒置 妇女写作:精心构建的崭新社会文化空间 第四章 从三从四德到才、德、美 向心的女性 作为身体训育的缠足 回归家庭:中国人生活的“私密性” 公领域的私人化:宗族组织的出现 为母亲职责而进行的女性教育 才、德、美 女性眼中的才和德 内在美和外在美 缠足——女性对女性的传统 女人手工:从必需品到艺术 下卷 家门内外的妇女文化 第五章 家族人伦与“家居式”结社 闺中良伴 伙伴式婚姻:纸上理想 殉情者 金童玉女:夫妻私密 家内职责上的男女有别 家族间结盟:收养和婚姻 不幸的结局 家内宗教 家内女神的发展 她自己的世界:家居式诗社 友情和亲属关系:通融下的妇女情谊 家人死亡:危机和转折 社团的延伸:悼文和出版 身后遗产:印刷文字的力量 第六章 书写女性传统:交际式及公众式结社 在路上 卧游人 商景兰和“社交性”社团 女性社团与地方主义 公众结社:蕉园诗人 母亲兼教师的顾若璞 女性间的联系:亲属、邻里和朋友 “诗乃我神明” 潜龙或牝鸡:男性化的女性 女性文化和亲属关系 第七章 名妓与名山:男性社会中的妇女文化 名妓和歌女的浮世 妻和艺人:“社会性别”和“阶层”间的对立 豢养“瘦马” 妻、妾、歌女的情热 柳如是:自我命名的名妓 男性公众世界中的名妓 旅居女性的临时性社团 王微:翱翔的鸿鹰 社会性别:社会组织的一个范畴 引文目录 索引 译者后记 译者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