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サイト内検索
カートを見る
ログイン ヘルプ お問い合わせ
トップページ 輸入書 国内書 輸入雑誌  
本を探す 検索   ≫詳細検索
詳細情報
《庄子·齐物论篇》研究:以“我”与“物”的关系为中心简介 /北大美学研究丛书
〔韩〕徐希定 著 骆长捷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1年11月
コード:479238   365p  21cm ISBN/ISSN 9787100161190
 
価格 4,719円
  在庫僅少
弊社の在庫が2,3部以下のものです。店頭在庫については別途お問合わせください。
 
カートに入れる
书稿以《庄子·齐物论篇》为核心,以全部《庄子》文本为依托,论证了《齐物论篇》主旨在于:由于日常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迷惑和误导,人们逐渐遗忘语言的根本指向,而迷惘、沉溺于语言表面功能所指的不可靠的表象世界之中。人类只有通过“丧我”这一途径,才可能返回世界本身,达到对于本真之“物”和自我的把握,获得自由与真理。《齐物论篇》是全部《庄子》的核心篇章,因而作者的论点及其论证,是《庄子》研究极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新进展。本书在方法论上不同于传统的庄子研究著作。它从“齐物”的含义入手,深入辨析了语言的根本指向(言1)和语言的表面功能(言2)及其与认知主体“我”的本质关系,描述了人类与世界(即“我”与“物”)在日常行为中的复杂状况,深入发掘出《庄子》的底蕴;作者并把《齐物论篇》的这些核心观点、思想,与西方哲学、科学家相关观点和思想联系起来,进一步拓展了《庄子》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成为汉语学界运用20世纪哲学观念研究《庄子》的屈指可数的著作,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带来了新的气象。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齐物论》思想与价值概述
1.2 《齐物论》研究在中国境况概述
1.3 《齐物论》研究在东亚(日、韩)境况概述
1.3.1 日本
1.3.2 韩国
第2章 关于“齐物论”的三个解释观点
2.1 “齐-物论”
2.1.1 “物论”
2.1.2 与《逍遥游》的关系
2.1.3 相对主义(Relativism)的特性
2.2 “齐物-论”
2.2.1 “齐物”的第一含义:“齐”的“物”
2.2.2 “齐物”的第二含义:“齐物”之行为
2.2.3 “齐物”的第三含义:“不齐”的“物”
2.2.4 “齐物”中“自我”与“物”的关系
2.2.5 怀疑主义(Skepticism)、不可知论(Agnosticism)
的特征
2.3 “齐-(物+论)”以及当代意义
第3章 “齐物”之方法论:“丧我”
3.1 我:认识行为的进行者
3.2 “物”和“我”之间关系的变化
3.2.1 “我”与“物”
3.2.2 “我”与“我的领域中的物”
3.3 成心:“我”的认知行为
3.3.1 心
3.3.2 成心
第4章 实现“齐物”行为的合法性
4.1 不齐之“物”的诞生
4.1.1 感情
4.1.2 “私”和“爱”
4.2 不齐之“物论”的诞生
4.2.1 对于乱世的自觉
4.2.2 乱世的思想
4.3 不安与恐惧
第5章 “齐物”的最大障碍:有限的语言
5.1 “语言”和“道”的类似性
5.2 一般语言的极限
5.2.1 语言符号的极限
5.2.2 语言价值的极限
5.2.3 语言逻辑的极限
5.2.4 真理判断的无效性
5.3 超于能指的语言
第6章 《庄子》的无限的语言
6.1 《庄子》语言的目的和功能
6.2 无限的语言:克服语言的界限之方法
6.2.1 重言
6.2.2 寓言
6.2.3 卮言
第7章 “齐”之“物”
7.1 物
7.1.1 要“齐”之“物”
7.1.2 “齐”之“物”
7.2 道
7.2.1 本体论范畴上的“道”
7.2.2 宇宙论范畴上的“道”
7.2.3 认识论范畴上的“道”:“反认识”之认识论
第8章 “物化”与真理的体得
8.1 “我·物·道”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
8.2 “胡蝶梦”与自我转变的可能性
8.3 关于“齐之物”的真正认识
8.3.1 “有物”境界中的认识
8.3.2 “无物”境界中的认识
8.4 自由和幸福被保障的“万物共存”的生活
8.4.1 “生”和“死”同在的生活
8.4.2 “独有”的绝对自由的生活
8.4.3 从痛苦之中脱离开的“安命”之生活
第9章 结论:《齐物论》的内涵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本の情報館~東方書店 東方書店トップページへ
会社案内 - ご注文の方法 - ユーザ規約 - 個人情報について - 著作権につい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