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は北宋の学術と変革の思潮を手掛かりに、王安石の学術的指向や特徴と変法運動について系統的な考察を加える。「新学」による国家統治体制の完備などを中心に、全6章構成で、王安石の経学義理学・政治理念・政治的言動等を分析する。 目录序:积久学必精 张立文
 导论:法度与道德之间
 第一章 时代危机与新经学的语境建构
 第一节 政教失序与新经学的兴起
 第二节 新经学的语境建构
 一、超越汉唐的意识
 二、经学以明义理
 三、通经以致用
 第三节 新经学的初步开展
 一、胡瑗、孙复之学
 二、欧阳修的疑经
 三、李觏的礼论
 第二章 庆历学术与政治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新道德与新士风的兴起
 一、严君臣之辨与新政纲
 二、君子小人之辨与新士风
 第二节 治理之道:简繁之辨与无为政治
 第三节 共治模式:委职不委权
 第三章 王安石对经学义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经学著述考
 第二节 对经学文本的检择
 一、“七经”的检择
 二、王安石废《春秋》考辨
 三、王安石罢《仪礼》考辨
 第三节 王安石《易》学重义理的特点
 一、《易解》的义理学特点
 二、《卦名解》诸篇性质再论
 第四节 《三经义》与新学发展
 一、《三经义》与经义统一
 二、《三经义》与经义范式
 三、新学范式及其地位
 附论:清初《周礼义》版本问题再考
 第四章 王安石天道性命论中的政治观
 第一节 天道、天变及生生之道
 一、天道任理的原则
 二、天道生生与仁政之法度
 三、天变与人事:对灾异论的反思
 第二节 性命论中的秩序论说
 一、性之善恶问题考辨
 二、性善、中人与制度
 三、知命与正命
 第三节 法治、中道与精理论
 一、公私之辨:王权与私家
 二、中之德及中道原则
 三、精理、穷神与立法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王安石变法理论的全面建构
 第一节 合均平与富强:《泉府》之法
 一、新政策的任务
 二、国家权力与均平的实行途径
 三、征商与恤农
 第二节 政治体制与吏治改革
 一、委任与道揆:皇权体制的改革
 二、选贤任能的公平体制
 三、士与吏制改革
 第三节 人才与教育体制改革
 一、“有用”的人才观
 二、名实之辨:人才路线之争
 三、学校科举改制及其影响
 第四节 熙宁庙制改革及其意义
 一、宋初庙制的确立及其争论
 二、熙宁庙制改革及其逻辑
 三、程、朱对始祖信仰的讨论及其普及化
 第五节 军事与外交战略
 一、“寓兵于民”的战略
 二、御将帅以道:军事体制改革
 三、内外强弱之辨:外交策略
 第六节 法制与司法制度改革
 一、法度的平等性与熙丰编敕
 二、刑与教:对刑罚体系的思考
 三、司法公正:讯用情与弊用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元祜政治理念及其与王安石的论争
 第一节 道德为本的政治观:司马光
 一、“道德”优先论
 二、公议与义理:谁代表民意
 第二节 政治之“理”的探讨:程颐
 一、治体论:君臣之道
 二、民本论:君民之道
 三、变革论:时机与方式
 第三节 政治之“势”的分析:苏辙、苏轼
 一、君臣共治:基于“势”的分析
 二、“为治之地”与道德
 三、如何对待议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