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中国有没有术语?近代汉语术语是如何形成的?古今汉语术语理论逻辑是否一致?汉语术语学的定位与体系如何?本书基于术语的二维属性论和汉语的名辩逻辑传统,通过梳理古今汉语术语的创制史、融会中西术语理论发展史,提出了中国的术语学研究应该坚持“汉语纲领”,发挥汉语意合的潜力和张力,在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世界科技话语权竞争中发挥独特作用。本书可以作为术语学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科技规划、语言规划、科技翻译、术语词汇学、术语词典学的入门读物。 目录导言
 第一章 古代汉语术语的创制:基于原生科学的词汇演化
 第一节 古代汉语原生术语:古之四科
 第二节 古代汉语术语创制的特色:描写、历时与博物
 第二章 近代以来汉语术语的创制:基于双语词典的翻译定名
 第一节 近代汉语术语词汇:以四科为例
 第二节 近代汉语术语创制的特色:规定、共时与概念
 第三节 近代汉语应对印欧术语洪流的历程
 第三章 古今汉语术语理论沿革:多元交汇但会通乏力
 第一节 古代术语正名与名辩理论
 第二节 近代以来的术语翻译理论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术语规范理论
 第四节 汉语术语理论之殇:印欧纲领会通乏术
 第四章 汉语术语学:基于二维属性论的汉语纲领
 第一节 术语的二维属性论:科技性与语文性
 第二节 汉语术语学的逻辑:“得道”“取象”“器用”
 第三节 汉语术语学:一门关于“术语知识”的学问
 第五章 汉语术语学的未来展望:“时”与“势”
 第一节 科技位势:科学中心三足鼎立
 第二节 语言位势:汉语的国际地位日渐提升
 第三节 汉语术语学的先行者:钱学森的“中国味”
 结语
 附录
 附录A 古代天学术语
 附录B 古代算学术语
 附录C 古代农学术语
 附录D 古代医学术语(眼科病症)
 附录E 近代传教士数学译著目录
 附录F 日本东来“訳語”
 参考文献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