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唐宋时代的整体把握,城市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如何定位,以及如何把握社会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古代城市经济研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书稿主要围绕研究唐宋时期城市社会变化进程中社会中下阶层的变化及其特点,对各个阶层和群体逐一进行研究,力求对此前研究的薄弱领域有所推进,也对探索唐宋以后及当今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发展变化引起社会尤其是社会中下阶层变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提供借鉴。全书将唐宋时期已经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社会阶层作为研究对象,将城市社会阶层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不仅有了新的视角,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开辟了可持续研究的新的领域。研究从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城市社会变化的历史特征,希望通过对城市社会阶层变迁的考察,为中国历史更长时段的变化提供探索和研究的空间。 目录绪说
 一、“唐宋变革说”的前瞻后顾
 二、立足于社会经济的城市史研究
 三、隋唐五代城市史的探索
 四、近年笔者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章 对如何认识唐五代宋初城市社会各阶层的几点想法
 一、对城市社会阶层的认识及思考
 二、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城市社会的“市民”
 三、唐代城市社会阶层的界定及划分
 四、资料工作的任重道远
 第二章 从士人社会到市民社会
 一、中国古代城市居民称谓的演变及市民阶层的形成
 二、唐宋城市社会公共空间的形成与市民社会
 三、市民话语权的伸展
 第三章 “浮寄流寓”与工匠
 一、唐代长安及其公共与皇家建筑
 二、“浮寄流寓”与唐都城工程建筑业
 三、都城私人建筑市场与工匠
 第四章 “给使小儿”与京城社会
 一、“给使小儿”的出现
 二、内诸司使系统诸“小儿”
 三、“给使小儿”与内廷政争
 第五章 编制内外:唐代的“趋吏”
 一、何谓“趋吏”
 二、编制内外
 三、京吏的进与退
 四、役利以给公食餐费
 第六章 中央禁军的世袭化和本地化
 一、禁军的扩编与“市井之徒”
 二、中央禁军的变化
 三、泾原与长安——马磷豪华中堂遭拆毁的背后
 附 《陈守礼墓志》刍议
 第七章 城市的舞台及活跃在城市的商人
 一、中国古代商业及其发展特点
 二、唐宋笔记小说与城市商人
 三、白手起家的窦义
 四、杜子春辈的转型
 五、“大和会”的背后
 六、“扫雪、暖寒”与“敲钟、运钱”
 七、如何认识城市商人
 第八章 坊市内外之“街肆恶少”
 一、“五方杂沓”:文人笔下的都城
 二、横行京城的“街肆恶少”
 三、“街肆恶少”身份解析
 四、“街肆恶少”的演变及其他
 第九章 城市建设重心下移及面临的诸问题
 一、唐德宗财税新举措析论
 二、生活之都的形成
 三、边缘化与弱势群体问题
 四、城市社会重心的下移及其新问题
 五、社会治理的路径——制约、冲突与调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