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巴蜀历史政区地理研究
精装
胡道修 編著
|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2021年04月 |
コード:470151 749p 30cm ISBN/ISSN 9787229148553 |
|
|
|
在庫無し
現在、弊社に在庫がございません。海外からの取り寄せとなります。
|
|
|
|
|
本書は、第一編「秦漢三国時期」、第二編「両晋十六国南北朝時期」、第三編「隋唐五代両宋時期」、第四編「元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の四編に分けて、それぞれの時代に巴蜀地区の置かれた政治的状況と行政区画の沿革を整理し、歴史地図や勢力地図、衛星写真を用いながら解説する。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秦汉三国时期 第一章 秦时期 第一节 秦国的县制、郡制和秦王朝的郡县制 第二节 秦举巴蜀、汉中黔中的争夺和秦下郢都 第三节 秦时期各郡 第四节 秦时期各县的设置 第五节 秦时期两个断代年限地区内各郡域内县或属县及四至 第二章 西汉时期 第一节 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第二节 西汉时期各郡县(一) 第三节 西汉时期各郡县(二) 第三章 东汉时期 第一节 东汉政区制度——郡县二级制向州郡县三级制转变的滥觞期 第二节 东汉时期各郡县(一) 第三节 东汉时期各郡县(二) 第四章 三国时期 第一节 三国政区制度——州郡县三级制加上军事型政治区的佐辅 第二节 季汉政区 第三节 曹魏部分区域政区 第四节 东吴部分区域政区 第二编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第五章 西晋时期 第一节 西晋政区制度及两晋区域形势简述 第二节 梁州政区 第三节 益州政区 第四节 宁州政区 第五节 荆州局部区域政区 第六章 成汉时期 第一节 成汉政权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简述 第二节 司隶校尉 第三节 梁州政区 第四节 荆州政区 第五节 宁州政区 第六节 其他区域 第七章 东晋时期 第一节 荆州政区局部 第二节 梁州政区局部 第三节 益州政区 第四节 宁州政区 第八章 刘宋时期 第一节 梁州政区局部 第二节 益州政区 第三节 宁州政区 第四节 荆州政区局部 第九章 萧齐时期 第一节 梁州政区局部 第二节 益州政区 第三节 巴州政区 第四节 宁州政区局部 第五节 荆州政区局部 第十章 萧梁时期 第一节 梁的疆域变迁和政区制度概述 第二节 巴汉诸州政区 第三节 岷蜀诸州政区 第四节 襄汉沅湘诸州政区局部 第十一章 西魏和北周时期 第一节 山南地区(原晋宋梁州) 第二节 剑南地区(原晋宋益州宁州) 第三节 荆襄地区(原晋宋荆州雍州)局部 第三编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 第十二章 隋时期 第一节 山南西区域 第二节 陇右剑南区域 第三节 山南东、荆州地区 第十三章 唐时期 第一节 唐时期政区制度概述 第二节 山南西道 第三节 山南东道数州 第四节 剑南道 第五节 黔中道 第六节 陇右道东南数州 第十四章 五代(前蜀、后唐、后蜀)政区变化简述 第一节 五代时期政区结构要点和政区概况 第二节 剑南道东西川 第三节 山南道、黔中道 第十五章 两宋时期 第一节 两宋政区概要 第二节 西川路(益州路、成都府路) 第三节 梓州路(潼川府路) 第四节 利州路 第五节 夔州路 第四编 元明清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 第十六章 元时期 第一节 蒙元的政区演变与沿革 第二节 四川行省之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 第三节 四川行省之四川南道宣慰司所辖区域 第四节 云南行省(部分区域) 第五节 陕西行省(部分区域) 第六节 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部分区域 第十七章 明时期 第一节 四川行省(四川布政司)、四川都司 第二节 四川行都司 第十八章 清时期 第一节 四川省 第二节 川滇边务大臣区域各府州县设治委员理事等 第十九章 民国时期 第一节 民国行政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省道县三级制和防区制下的四川省(1912—1935)(一) 第三节 省道县三级制和防区制下的四川省(1912—1935)(二) 第四节 省督察区县虚三级制下的四川省(1935—1949) 第五节 重庆市 第六节 川边、西康、西康省 第二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49年至1952年) 第一节 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行政委员会 第二节 重庆市 第三节 川东行署区 第四节 川西行署区 第五节 川南行署区 第六节 川北行署区 第七节 西康省 第八节 四川省(1952年底) 参考引用文献、网页 后记
|
|
|
|